返回第8章 御前奏对  大唐:速请太子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至於其他就留给后世之君,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目前大唐人口匱乏是不爭事实。

李世民闻言,收敛心神,李承乾的劝諫显然让其动容,眼神不由重新审视自己的娃,莫非染疾能使人进步乎?隨之退至御座上坐下,道:“你且继续道来。”

李承乾见到李世民这般郑重,心头一喜,待会有討价还价余地了。

“其次,大赦天下。臣以为不妥,臣冲薄,於国未建其功,陛下为臣纳福,臣感激涕零,但大赦乃国政,因臣染疾,而让天下罪徒减罪脱罪,有损国家法度,若频繁如此,不免有投机取巧之辈,作奸犯科而安然无恙,长久不利於法治。”

李世民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著其中得失。歷史上也不知道李世民是不是因为得位不正,担心民间的名声,行使大赦次数甚多。改元大赦,丰年灾年大赦,皇后太子皇子公主染病亦有大赦。

这让穿越后的李承乾曾一度觉得贞观时期,监狱人少,除了政治是清明一些,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大赦太多了。

“陛下欲建道观祈福,臣並无异议。此番秦道人为臣之事,劳心劳力,不如让其领观主,以备为天家效力。至於寺庙,僧人於此事並无出力,臣请陛下將此寺庙赐予臣。”

李世民一惊,莫不是自己的娃喜欢上阿弥陀佛。

“这是何故?”

“陛下,臣思来想去,越觉自己见识浅薄。长於深宫,百姓艰难,都不闻见。长安粟米几钱,胡饼几钱都不甚了解,只道听途说罢了。臣身为太子,如同聋哑一般,往后如何能施政令万民诚服,若是下面官吏相互勾结,臣便如同提线木偶,让其摆布,臣深忧之。”

“故此,向陛下求恩典,居时以建寺庙为由,建一座院落,臣欲取名'致知院'。礼记言: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李承乾见李世民被带入节奏,迅速提出自己诉求,方便以后行事。在东宫毕竟太多眼睛盯著了,李承乾实在不愿意去面对那些大唐喷子,特別是青史留名的大喷子。

李世民敲了敲御案,思索片刻,道:“承乾,你能有此明悟,已有人君之相,朕甚喜。至於致知院,东宫已有崇文馆,就不必再建了,往后让你诸位师傅为你讲解百姓间利害事即可。”

李承乾心中无奈至极,早就预料李世民会拒绝,但心中早预案,只能硬著头皮道:“陛下明鑑,崇文馆虽是广纳贤德之辈,但均为功勋之后或豪门大族,寒门百姓只能望而却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臣建致知院,亦是为寒门子弟或贫困黎民寻求一条为国效力的途径。”

“朝有自有举贤纳贤的法度,朝臣举荐,科举选材,不外如是。”李世民不以为然道。

李承乾头铁,看著李世民,问道:“科举取士,可有寒门子弟,可有不依附高门士族的寒门子弟?马周者,还是陛下偶尔寻得,若是有人其才弱於马周,但高於一般士族子弟,恐也只能泯为眾人矣。”

李世民闻言,不能不承认李承乾说的是事实,瞬间来气,又想起天家欲嫁公主於世族,那群老匹夫丝毫不把李氏放在眼里。而李承乾此言,正中李世民內心,怒斥道:“这群蠹虫!朕必杀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