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两仪殿。
眾臣面面相覷,昨日东宫重臣因悉心辅助太子,卓有成效受到李世民厚赏,连魏徵,房玄龄,孔颖达等掛名东宫的臣子也不例外。
其中,最为忐忑便是右庶子李百药,其封赏尤为丰厚,旨意说是著《齐书》有功,辅助太子之功更是居眾臣之首。
要说尽责,李百药问心无愧。但太子染疾月余,未尝有教导太子半分,若是因前些日李府发生之事,太子长进,那眾人皆知乃李纲之功,其师生之情,早已传遍长安,闻者落泪,太子声誉日隆,皆拜李纲所赐。
若是恬不知耻辩论一番,东宫重臣亦有微弱之功,但够不著重赏。且现《齐书》还在修撰当中,未到论功行赏之时,何来修书有功?
可赏赐中又是厚金、多娟之类,更为重要荫子孙正七品上,这可是位极人臣才有的待遇,以自己官位,荫子从七品下已然到顶,这莫名的赏赐让李百药昨夜彻夜难眠。
李世民来了,迈著轻快的步伐走来了!全身无不彰显著朕甚是欢喜。
眾臣行礼了之后,机要之事率先处理,受苦受累尚书省。
许久,老喷子魏徵终於接过话柄,道:“臣昨日受到陛下嘉奖,顿感惶恐。不知缘由,还望陛下收回成命。太子长进,李新昌贞公其功最盛,臣愧领之。”
魏徵是个硬骨头,儘管教导太子也有自己一份功劳,但是这次接受赏赐的话,如同蹭李纲的功劳,倍觉丟面子,若是过段时间再赏赐,说不定坦然接受了,偏偏这个节骨眼,实在不好意思。
眾臣见到老喷子开口,纷纷附和:“臣等愧领之。”
李百药声音最低,因为自己赏赐太诱人了。其他人都是赏些钱財,就自己落了个大实处。
李世民原也不想这般快赏赐,但李承乾昨日离开之前,极力所请,心欢喜至极的李世民陛下没有理由拒绝,便应了下来,立即到位。
“不然,尔等当得!”李世民毋庸置疑道,隨之从御案中抽出一份奏章,道:“此乃太子为李纲写的祭文,诸位传阅,可有修改之处?”
內侍接过,传送给眾臣。
一时间,眾人神色各异,相互观望,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是你捉刀代笔吧?李承乾聪慧不假,但其文采並不出眾,甚至不及嫡次子越王李泰。
至於那首诗,平白直敘,巧在立意。想必也是偶尔所得,谁都有超常发挥时刻,太子当天便是如此。
“行文一气呵成,並无不通之处。”魏徵及时站了出来,太子什么水平,自己还能不知,“但此文当真为太子所作?”
李世民大好心情顿时气笑了,老子等著你们夸奖我儿子,顺便夸奖我!想不到先质疑起来,当真不知所谓,分明是羡慕我儿,彼娘之,羡慕去吧!
“朕昨日突发考究,太子便在此处挥墨成文,还能有假不成?尔等不曾听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竟还这般孩视太子。又或者尔等並没用心施教,以至於心中无数?”
魏徵听闻太子是御前成文,心中一惊,再闻李世民诛心之言,顿觉自己言语有失,躬身请罪:“臣等有罪,国有此储贰,为陛下贺!”
李百药闻言,心中老不乐意,魏田舍翁麻烦把“等”字去掉,某不在此列。
李世民神色稍悦,让这大喷子认错,终究是一件舒心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