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假寧(放假),天微亮。
东宫司则(女官)指挥眾人结彩楼,以往东宫皆无此例。
太子李承乾以病癒为由,东宫需要些许生气,热闹一些。
责令东宫三司组织乞巧宴,宫女们自然欢呼雀跃,天大早便起来忙活。於深宫內院,此乃少有欢乐时光。
不过东宫主人李承乾无奈缺席,令遂安夫人(李承乾乳母)主持此次夜宴。
昨夜,日子略显清閒之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下了一道怪旨。令太子李承乾赋诗一首献於圣上,蕴意於七月七日立政殿乞巧夜宴,且邀眾皇子公主出席宴会。
对此,李承乾彼其娘之!
阿耶不和阿娘共度春宵,竟来折腾皇子公主,儘管过往亦有此例,但李承乾总归觉得窝在东宫甚好,出门得装孙子!现已病癒,还推脱不得。
待看旨意后续:若甚佳,可少行走於崇文(崇贤)、弘文两馆,赏万金。若不成,太子学识浅薄,当勤学苦读,令其勤走於崇文、弘文两馆。
见此,李承乾瞬时不困了。
想不到李世民这浓眉大眼的,竟然找枪手。估计不好意思去找其十八学士,前些时日,太子略显文采,好欺负,好忽悠,直接找上门。
李承乾倒是乐意了,毕竟可以少布置作业,少读书,这条件简直就是量身定做,不忍拒绝,不忍拒绝。至於那万金,就不指望了,有个一两贯铜钱都算他李世民大方至极。
李承乾高估了自己,本以为信手拈来之事,苦思之下顿觉脑中空空,书到用时方恨少。
依旧记得“迢迢牵牛星……”,那是前人之作;亦记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是词;还记得一首名声不显,借景诉別离之情,意境不合,无需多言,李世民必不满意。
至此,只能冥思苦想,凭两世之才,做出一首惊世之作。然梦虽好,易碎!
直至深夜,髮髻脱落,乱发飞扬。笔身已尝出咸淡,却是半点笔墨未下,前世挑灯作业场景重现,令李承乾唏嘘不已。
原来穿越也不是万能的,麻烦拨打电话给筒子哥。
一想到完成不了,“勤”一字便直令李承乾脑门疼得厉害。
直至寅时,李承乾灵光乍现,何不截取那首长诗片段,似乎亦可成诗。李承乾对己之才智拜服,心中怒吼一声,倒在榻上,且去梦中骂人。
“若是再重来,老子必背唐诗三百首!”
……
一觉睡得甚是深沉,天大亮。
期间,惊慌的侍女兰儿小心试探几回,確认太子並没染疾,才舒心在一旁守候。
李承乾在梦中问候了李世民无数遍,才悠悠醒来。
见侍女兰儿正往门外翘首观望,全然没发觉李承乾已经起身。
恶趣味大盛,李承乾悄悄摸至侍女兰儿身后,大喝:“什么时辰?”
一声尖叫,兰儿嚇得魂不守舍,俏脸煞白,道:“郎……郎君(注1),已是巳时。婢无状,请郎君责罚。”
“莫喊,若是掌正得知,你少不了一顿责罚。”
兰儿如同小鸡啄米,连连点头。
李承乾知其少女心事,道:“可是乞巧,心嚮往之。速替孤更衣,你可自行前去。”
“郎君,婢不敢。”
……
洗漱进膳之后,兰儿不敢孟浪,当真自行离开,只能紧隨在李承乾身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