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正面交锋  大唐:速请太子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分明孩视孤,气抖冷!

李承乾脸上佯装不知其意,道:“李公,人终究会老去,以为然否?”

李靖頷首,想自己前半生蹉跎,建功立业亦是在十数年內,如今已两鬢斑白,不服老不行。

“大唐虽將领眾多,但能统帅一方大將不过三两人。”

李靖眼含诧异之色,若是陛下所言,並不意外。从未加冠太子口中道出此言,当真诡异,至少太子於军事一道,绝非一无所知庸碌之辈,不由稍收轻视之心。

“其一,当属李公。可李公你已是甲之年,几至颐养天年之际,驰骋疆场岁月无多矣。即便李公请愿,恐陛下亦不许,以免有苛待老臣之嫌。”

李靖闻言一黯,李承乾此话不假,不同於李世勣,年少归唐,自己蹉跎几十年方遇明主,若是少年便由有李世勣这般境遇,此生功绩当少有人能及矣。

“其二,当属曹国公李世勣(注1),其正值壮年,若无意外,可为大唐往后二十年柱石,但其功高,孤不好驾驭。”

这也是李承乾顾虑之处,对於这种带有原始资本入股的重臣,且这般年轻,要想其看得起自己这位皇二代,恐怕不易。

“其三,当属潞国公侯君集,此人需慎用。”

李靖顿时一惊,如同初识李承乾一般,侯君集品性如何,李靖再清楚不过,慎用?莫非储君已早慧至此,这些时日,纷纷流言,绝非空穴来风。

“余者统帅一道尚可,统御一方则力有不逮。勛臣子孙之中,均是贪欢取乐之辈居多,德才兼备者,寥寥无几。”

“若孤他日侥倖荣登大宝,开国诸多贤臣恐无几人矣。即便有,亦是享晚年之乐。届时,若有强敌来袭,孤岂不是要御驾亲征?”

李靖眉头紧锁,太子之言甚是在理,心中早已收起轻视之心。

“太子倒不必顾虑,代代有才,野有遗贤。”李靖安慰道,所谓时势造英雄,偌大大唐总会有人出头。

此言,李承乾倒是认同,但与其碰运气,不如亲手塑造,且不是有才便能用。

“孤观冀州苏定方亦是可塑之才,若培养得当,亦有成为统帅一方大將之潜质,但其才虽有,陛下不用,也不能用。其曾在李公帐前效力,此人之能,孤可预估错乎?”

李靖眼皮直跳,苏定方之才,岂会不知,苏定方为何不能用,更是心知肚明,但太子身居东宫,未参军事要议,竟知晓,背后竟生出一丝凉意,当真是早慧之君,虎父无犬子。

“其才略逊潞国公。”

李承乾頷首:“此人孤心中有数!李公,要能驾驭之才方为大唐贤才,不然多为祸首。”

李靖微惊,隨即冷静下来。

“太子之请,臣应下!”今日李承乾著实令李靖大为改观,且李承乾所言不虚,己驰骋疆场岁月无多,何不培养一二俊才,以卖人情於后世之君。

“孤谢过李公。若是薛仁贵不入李公法眼,届时还望归还,此人在孤身旁,孤出行亦徒增几分胆气。”李承乾默默推荐道。

李靖眼神闪过一丝亮光,隨之如常。心中对薛仁贵又多了几分兴致,观太子之行,已断定非胡闹之举,莫非薛仁贵真是少年俊才?

“臣自当竭力栽培!十年八载定有所长。”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恐怕只能隨李公学两三年,若有所得,孤欲让其去凉州。”

李靖隱隱有些猜测,问道:“却是为何?”

李承乾思索片刻道:“我大唐不出数年,又將征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