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诗人?高官  大唐:我一个贪官懂点科学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长史,那出现的这些事情可有解决?”

“多亏了你之前的建言,最近我们耗资巨大,除了提高长安和昇州的供给份额,还到处补漏,圣人那里,也有皇甫鎛、王守澄他们在一旁找补,总算没出大问题,暂时糊弄过去了。”

“虽然这样说,但是基本上跟你的千匹綾纱一样,波折甚多,直到现在,都还留有后患,让人彻夜难安。”

张坚说罢,房间陷入短暂的寧静。

“时事多艰,纵使有这冰鲁,也难解心头烦闷。”李翛感慨道。

秦淮点了点头,见李翛没吃,在其应允下,拿起那份一勺未动的冰鲁,大口吃了起来。

也就这东西,能让他那现代人的口味,得到片刻的满足。

“使君,您位高权重,视角总归不是我这公门小吏能比的,以您之见,假如您致了仕,谁会接任浙西观察使一职?”

李翛倒是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此时听到秦淮如此一问,也觉得甚是值得好好思量一番。

“浙西观察使不同於节度使,镇海军局面也比较复杂,除了物资丰盈之外,並不算什么好差事,所以节度使以上的官员,不可能来这里就任。”

“那只能往下一级的上州中州刺史、府卿、京兆尹、散骑常侍、下都督等考虑,这人选可就太多了。”

秦淮点了点头,往下降一品,官员数量至少多十倍。

必须得缩小范围。

“长史,您见多识广,假如这些够资格的官员中,要求出身高贵,且得有长安任职经歷,最好是正值壮年,现如今依然蒙受恩荫,如此条件,可还有几人?”

秦淮给出了自己对於接任者的画像。

李翛二人闻言,皆是一惊。

他们为官多年,自然懂得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几件事的线索过多、牵连太广,真真假假,著实不好判断,他们也想过通过锁定受益人来掀开这盖子,只是苦於范围过大,得不出想要的结果。

如今秦淮略一諫言,立即就有了新的解题思路。

“秦淮,这个思路很好,以前是我怠慢了你,勿怪勿怪。”

张坚作为李翛的幕僚长,几次与秦淮的见面都被比了下去。

这小子不仅思虑周全、进退有度、举止大方,如今更是得到李翛看重,此刻也不敢再小瞧,道了声歉,隨即补充道:

“使君,如果按照这个方向去,应该还有十来人。”

“哪些人?”

“柳州刺史柳宗元、夔州刺史刘禹锡、潮州刺史韩愈、楚州刺史李听、尚书右丞韦贯之、工部侍郎王涯、...京兆尹竇易直。”

柳宗元、刘禹锡、韩愈,你这是要开诗词大会吗?

这些诗人出身这么高贵的吗?

白居易、元稹呀,你们同为刺史,老是做些没有伯乐赏识的哀苦之诗,鬱郁不得志,现在知道原因了吧。

出身不行。

这是秦淮听到前面那些熟悉的人的名字时的第一想法,隨即,他的这些想法便被最后一个人名完全替代掉了。

竇易直!

刚听到这个名字,秦淮脑海中,那些密密麻麻的线索如同遇到了大火一般,顷刻间焚毁殆尽。

以至於一瞬间,他有些恍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