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第一部武侠片  逆流1981:从北影译制组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张桂兰多加了一句:“我会和报社的朋友说,你是这部译製片的主要负责人,是我们北影译製组的后起之秀。”

许朝暗骂了句臥槽,这真是衣炮弹中夹杂著一口巨大的黑锅,果然京城无閒人啊!

“如果一切顺利,您估计这电影啥时候能上映?”

张桂兰道:“最快也要半个月。”

许朝道:“那我想和您商量一件事,希望您能答应我。”

张桂兰的目光很是柔和:“你说。”

“既然我是主要负责人上採访,电影上能不能主標我的名儿?”

张桂兰点了点头:“好,这点我可以做主。”

“如果未来我有自个儿的剧本,或者什么作品想要拍摄上映,您和厂里得尽全力帮我。”

“好,这周末开会,我会向厂长打报告。”

“收购剧本也得按最高价格標准。”

张桂兰又笑:“我也儘量打报告。”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他都这么给组里背黑锅了,要点正当福利不过分吧?

但许朝绝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为了点蝇头小利就豁出去是很愚蠢的行为。

他为什么答应呢?因为对这片儿能上映的自信。

译製组里战战兢兢,多少还是因为这电影是西方引进的,十年前的经歷在伤口作祟,不得不小心翼翼。

但许朝了解形式啊,比如过两年就要搞特別开发区,再过几年经济体制就彻底变了,分配住房要改,就连票证也彻底取缔。

再过十年,现在被视为香餑餑的国有单位会迎来一波下岗潮,春晚小品都得来一个“我不下岗谁下岗”。

谁能想到工人老大哥的地位会一去不復返,浦东会乘龙腾飞呢?

在贫瘠的文化土壤,是开不出色彩鲜艷的朵的——许朝要改善土壤,至少是自个儿身边的土壤。

至於有没有一丝顾虑呢?那肯定是有的,但顾虑太多就会徒惹烦忧。

好比你身在1981年却要去顾虑1989年,那也太杞人忧天了,要真这么躑躅,他往后得写部自传,取名叫《1981踌躇时代》。

……

译製组的动作很快,厂长汪洋收到成片胶捲的时候嚇了一大跳。

“我怎么记得,中影给你们译製组母片胶捲的时候才大半个月前?”

译製片送审有两道步骤,厂里领导先当內参片看一遍,再上交文化部给领导送审。

张桂兰坐在北影厂厂长汪洋后边儿,汪洋身边则是另外几位北影的领导。

她笑而不语玄机,只是说:“您先看看,这片子成不成,能不能过审。”

汪洋点了头,礼堂大幕布上出现战火情天的標题,然后负责团队里出现了许朝的名字。

汪洋“咦”了声:“这个叫许朝的同志我怎么没见过?”

张桂兰接话:“是我们译製组新来的同志,很有天赋,等看完了影片我和您细说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