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元娘语气迟疑。
她不似先前瞥一眼就挪开目光,或是草草打量,没有细瞧,这一回,她仔仔细细,盯着他,从眉骨到双目,再到高挺的鼻梁,总是噙着笑的唇,最后是轮廓分明的下颌。
元娘猛地睁大眼睛,不可置信道:“是你!”
她认出他了。
“你是……”她当时没听清他的名字,而且过了这么久,支支吾吾说不清。
说自己忘了,又似乎有些失礼。
他待人处事温和从容,自不会叫元娘尴尬,主动道:“魏观,魏征的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这是观字的出处。”
“汴京处处好风光,你我便视作在此真正相识,也不失为乐事。”
元娘也跟着展颜,“也好。”
魏观没再留她继续交谈,而是道:“我不耽搁你了,听里面的声音,他们应当要讲完了。”
他对元娘一揖,广袖随之甩动,声音清冽悦耳,“再会!”
元娘也忙曲膝还礼。
魏观转身走人,元娘看着他背影渐远,转头就见里头的人渐次出来,她顾不上旁的,而是为犀郎送去食盒,细心交代。
直到回去的路上,元娘的心情都颇为不错,难得能遇到从前见过的人,而且对方态度和善。她又想起从前的人事,明明才搬来汴京几年,过去的时光简直恍如隔世。
但她从未后悔来汴京。
否则可不会有这么多好玩好吃的!
元娘拿着在路边顺手买的香喷喷的旋炒银杏果,边不断往嘴里塞,边想到。
不过……
真没想到从学塾边上随手买的旋炒银杏竟然比李记干果店里的要好吃,因为是现炒的,吃起来热乎乎,特别香,味道甘甜,口感糯糯的像板栗,最要紧的是有一丝特殊的微苦味,滋味独特,嚼着很香。
元娘想,下回可以带徐承儿一块去买,这儿可比李记干果店每斤便宜了五文。她当时没注意,现在回想起来,那里好像还卖炒栗子和其他干果呢!
就是不知道徐承儿何时能回来。
元娘垂头叹气,拿着旋炒银杏的手的不支棱了,跟着一块垂下去。
徐承儿不在,真想她。
*
可惜元娘的感伤没能存在太久,第二日徐承儿就回来了。
她坐在窗前低头画院子里的景象,犀郎在桑树下看书,阿娘在阴影处琢磨着从于娘子那新学来的针法,阿奶在试着能否做些新鲜的吃食,好等元宵过后推出去卖,万贯在一旁给和面的阿奶打下手。
元娘才把每个人的轮廓画的差不多,就似乎听见若隐若现的熟悉嗓音。
她立时放下手中的毛笔,小跑到对面的窗边,从雪白的墙面支起乌木色窗扇,紧接着探头出去,往下望。
果然,是她心心念念的徐承儿,此刻正现在墙下,仰头喊她,发髻上的丝带都跟着主人的动作垂落摇晃。
看到彼此,两人都很兴奋,元娘奋力挥手,瓷白的小脸上是兴高采烈的神情,“承儿,你可算回来了!
“你都不知我这些时日有多想你。”
徐承儿仰起头,圆润的小脸溢满灿烂笑容,“我也是,日日都想你呢,元娘。”
这个姿势互述衷肠,委实有些费脖子,徐承儿扭了扭脖子,一边手搭脖子后头,催促道:“你快下来,我特意给你带了礼。”
她去舅舅家还不忘给自己带礼?
没人收到礼不会不开心,元娘自然不例外。
她惊喜捂住脸颊,哇了一声,大喊承儿真好,又说马上下来,接着火急火燎地跑下楼去。
元娘动作一大,阁楼上下跟动静都很大,王婆婆看到她出堂屋的时候,忍不住抬头念叨,“往后下楼动静小一些,跑那么快做什么?风风火火的,哪就差得了那一时半刻,仔细别绊着脚,那是玩笑的吗!”
元娘转瞬连人影都没了,自不必指望会乖乖听训,只在风里留下一句“知道了”。
她迫不及待到了徐承儿跟前,只见徐承儿掏出来……一瓶药?
她没生病啊,元娘面上的疑惑掩不住,还是徐承儿率先解惑,“这是山楂丸子,当着正月呢,我一猜就知道你肯定得吃积食,要不就是荤腥油腻吃多了不舒服,再没什么能比山楂丸子更实用的了。”
这倒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