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司天台。
橘井早已经等待在那。
对著李泰点了点头。
见都已准备就绪,李泰轻咳一声。
“陛下、孔祭酒请看这个浑天仪,东汉张衡言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於天內。
这浑天仪便是以此而建造。”
听完李泰解释,孔颖达皱著眉,捋著鬍鬚,围著观星台前的浑天仪转了两圈。
转了两圈后,孔颖达的眉毛瞬间就舒展开了,似乎找到了攻破点。
孔颖达一指下面固定浑天仪的底座。
“浑天仪是圆的不假,可承载浑天仪的这个方形底座,不正能说明,天圆而地方,地方才能承载万物,魏王你还有何话要说?”
李泰无语,没想到这孔颖达这老头真能扯。
底座为方,在政治方面四周刻画四灵兽与山川纹路,是为了强化皇权正统。
可最重要的原因,是方形的底盘结构,能保障浑天仪整体的稳定性和让数据更加精准。
这点如果李泰直接说。
孔颖达又该强调。
这不正能说明地方才能承载万物!
李泰无奈嘆了口气,“既然如此,请陛下与孔祭酒同泰,登顶观天台,辩论经言毫无意义,泰用最直观的方式,可以加以证明!”
这时李治带著十几个小童,垫著脚尖,苟著身子,想从门口偷偷潜入。
眼尖的李世民一眼就发现了。
“王及,叫晋王他们过来,想看就光明正大的看,一个个鬼鬼祟祟,贼头贼脑的像什么样子!”
司天台的太史令与承务郎,始终未发一言。
他们都已经听出来,此次皇帝与魏王,孔祭酒是因何而来。
俩人只闷头在前面带路。
这观天台高十几米,已经是皇宫附近最高的建筑了。
李泰一指远处。
“俗话说,站的高看的远,可无论我们站多高,都看不到尽头,我们现在从高处往远看。
如若地不是圆的为何视野的边缘是弯弯的圆弧形?
如若地如棋盘是平坦的四方形,我们放眼望去,为何不能直接望出千里之外,四周又为何不是直边的?”
与李世民和孔颖达沉思不语不同。
司天台的太史令与承务郎,不住的点头。
他们虽知道地是圆的,但是魏王李泰的这种简单通俗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
孔颖达这次,不仅是为了太子,更是为了儒家。
像李泰这种歪曲先圣之意,篡改儒家经言的人。
若是日后继承了大统,怕是儒家的地位再也不保。
今日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李泰。
孔颖达是大儒,最擅长的就是辩论。
如果回答不出对方拋出来的问题,那就要找新的角度再进行辩论。
一旦跟著对方的思路走,那就等同掉入对方的陷阱。
孔颖达略加思索。
眼前一亮道:“请问魏王,如果地是圆的,我们为何能脚踏实地?不早都摔成一片了?车马为何能平稳行驶,房屋为何不倒塌,如果地不是四方根本说不过去!”
李泰早就想到孔颖达会有此问。
叫一旁的橘井拿出来事先准备好的道具。
就是张孺人想留下,起夜用的最大的那颗夜明珠。
“孔祭酒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但是泰要告诉大家,人与车马能平稳走动,与地是什么形状无关,这个叫地心引力,泰现在就能为大家证明地心引力的存在,现在需要一个人来配合,晋王!”
李泰抬头示意,躲在一群皇子公主身后猫著的李治到身前。
李治不敢对视李泰的眼睛,还以为李泰是故意报復他,喊他出来出丑。
李治低著头,心里面十分后悔,早知道就不出这个风头了。
李泰把手中的大夜明珠放在了晋王手中。
“我们平时拿东西都有脱手的时候,为何这些东西是直接掉落地上,而不是飘向空中?”
隨即李泰拿过橘井早就准备好的水碗,从夜明珠的最高处缓慢尽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