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测后续二级、三级技术的研发方向,很可能就是强化这三个方面(结构、强度、充放速度)。
参照前世的一些电池应用方向,他迅速想到了几种可能应用方向:
若充放电速率进一步提升,可走向超级电容发展方向(如激光武器电源、电磁弹射电源)
若强度再增强,可应用于特种领域(如卫星太阳能翼板、甚至作为外太空,自持能源结构件通用单元,即太空通用电池)
发电储能一体,再结合其超高强度,或许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电源解决方案之一(车顶车身直接集成,配合气态锂电池,实现日常通勤自供电+远途充电模式)
这么一算下来,要是新能源汽车以钙钛电池为车身车顶,4平的面积,8小时约40度电,实现日常通勤的32公里续航!
不过,陈默很快冷静下来。
实验室研发成本,远橙或许能承担,但大规模量产落地?
现阶段几乎不可能。
首要问题就是“钛”这种航空金属的成本高昂得令人望而却步,市场化难度极大。
远橙现有的第三代气态锂压缩技术(二级、三级压缩)的市场接受度尚且是个问题,更别提成本起步就可能直追三代气态锂的钙钛电池了。
深思熟虑后,陈默觉得这项技术目前最适合的用途,还是交给柳明侦,作为她冲击院士候选人的科研项目。
钙钛太阳能电池,其应用前景虽广阔,想象空间巨大,但当前的市场肯定无法承受其高昂的成本。
于是,陈默连夜将《高强度钙钛一体化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思维导图》撰写出来。
关于具体的量产工艺和核心研发细节,他并未披露,只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行的研发方向框架。
他相信以柳明侦的能力,凭借这份思维导图足以完成后续研发成果。
天色渐亮,陈默拿着新鲜出炉的思维导图找到在门外守了一夜、双眼泛红的小郑。
他先打发走了刚刚醒来的周雨萌去休息,然后神情严肃地询问小郑,是否能通过国安的特殊渠道,将这份技术文件安全快速地送交到远橙柳明侦总监手中。
有了高精度陀螺仪的教训,小郑知道陈默通宵研究的成果,必然是极其重要的,立刻郑重表示。
“没问题,陈总,保证安全送达!”
很快,便有国安方面的人员按照程序,取走了陈默的技术资料。
然而,陈默并不知道,他这份资料并未直接发往深城远橙公司柳明侦手里,而是先被送往国防科工的相关专家处进行例行评估。
专家们审阅后,无不惊诧于陈默仅凭理论推演,就勾勒出如此详尽且极具前瞻性的研发路线图。
报告中预测的钙钛电池各项基础性能参数,尤其是其惊人的强度、独特的“发电储能一体化”设计,以及字里行间暗示的广阔应用前景,即便陈默个人认为其市场化难度不小,但专家团队一眼洞悉了其中的军用潜力。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兴奋不已、浮想联翩,当即给予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将其作为重要情况向上级汇报。
陈默简单休息了几个小时后,便在小郑的提醒下,让周雨萌留守,自己带着小郑出门了。
赵铁柱则代表橙子科技,前往4g峰会会场。
两人的车一前一后走上机场高速,而陈默的车在离开机场高速匝道后,却拐向了另一个方向.
西郊宾馆。
这里没有媒体的长枪短炮和聚光灯,环境清幽,银杏林环绕。
指定的7号楼会议厅外观普通,但安检通道却配备了电磁屏蔽装置,明松暗紧。
陈默仅被告知到此集合。
经过现场严格核对身份证与一份带有特殊防伪水印的“专用邀请函”后,他被引导进入由重重武警值守的会议室
另一边,赵铁柱代表橙子科技,出席了热闹的种4g峰会。
领导讲话结束后,进入了各项技术标准和试点城市的投票环节。
td-lte规模试验网测试城市名单投票选出:魔都、广城、深城、应天、杭城五个城市。
lte技术提供商毫无悬念地落在菊厂和中星公司身上。
4g手机终端厂商试行名单,共有十家入选:三晶、平果、索霓、幻想、菊、中星、酷哌、橙子、绿机、小麦。
通讯网络规划确定了gsm/td-scdma/td-lte/wlan四网协同方案。
关于wlan标准,国内力推的wapi标准在投票中,未能战胜北美高桶主导的ieee 802.11标准。
这个标准,即日后常见的wi-fi,连赵铁柱也根据公司预先的策略,代表橙子投了ieee 802.11一票。
不过,等4g测试结束之后,国内wapi标准仍需在后续阶段强制支持。
基站供应商,自然也是菊厂和中星公司。
最后,十家终端厂商投票选择4g测试匹配的soc芯片入围名单:高桶骁龙(5票)、三晶猎虎座(3票)、菊祁麟(2票)。
赵铁柱按照与陈默与海丝贺总那边的约定,代表橙子将票投给了菊的祁麟芯片。
实际上,有菊自己的终端支持,祁麟芯片入围已经很稳了,但贺亭波还是愿意拉拢橙子给自己造势的同时,也给自家芯片做个广告。
所有关于明年种4g技术试行的标准与名单,都已初步落定。
峰会之后,赵铁柱参加完交流酒会,这才回到优山美的别墅,只有周雨萌这个小秘书在,便问陈默是否回来。
周雨萌摇头:“赵总!陈总只带了小郑出去,电话一直不在服务区,联系不上!”
傍晚时分,陈默才略显疲惫地回到别墅,简单和赵铁柱打了个招呼,便拿起一份今天收到的、“明面上”的“入选要求”文件看了起来,越看越觉得头疼。
这还只是明文规定,暗地里的门槛不知还有多少。
文件要求包括:
1、独立法人资格且实缴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
2、申报领域需有3年以上研发经验,拥有核心专利,高级职称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30%。
3、企业自筹资金比例不低于总经费的30%(重大专项要求50%以上)。
4、需有院士或长江学者等专家的团队。
5、需已建成中试基地或示范生产线。
6、申报技术需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方向。
7、还需提前1~3年参与计划预研项目,重大专项甚至要求企业具备全球行业标准制定能力
陈默这才恍然大悟,新世纪的863计划,远非他想象中那般轻易就能加入。
明面上的准入要求已然明确,而那些未曾宣之于口的隐性条件,显然还有不少。
后世常有人谣传“小麦”可能加入了新世纪的863计划,你搞笑呢!
看看其股东构成,贝莱得与先锋凌航这两大皂化资本持股合计过半,有外资,怎么可能获得这种机密计划准入资格?
而陈默自己,则接到了一项极为机密且堪称离谱的预研任务:
要求他在三年内拿出一套“航母甲板材料解决方案”,且必须满足甲板、发电、储能、超级电容一体化的技术标准。
额.这么离谱的吗?
我一个华北强造手机的小老板,你让我去造航母甲板???
造航母甲板也就算了!你还要搞什么发电、储能、超级电容集成的一体化设计。
总不能为了省点航母内部空间,就往死里薅我一个无辜造手机的小老板头发吧!
陈默不禁犯嘀咕:大概是小郑转交给柳明侦的那份钙钛电池资料,被上级部门先看到了
不然,这个入选计划所需要的前置预研项目,怎么会如此“精准”又“离谱”,其要求几乎完全对标了他那份思维导图里的构想。
不过这项任务,也并非全无益处。
要是陈默愿意牵头推进《高强度钙钛一体化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深度研发与量产尝试,上面将承担70%的研发与量产费用,且最终的科研成果由双方共同享有。
这.似乎也不是不能搞一搞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