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克先生,或许您可以考虑将特斯啦的部分产线迁移过来,您的事业也许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这番话让马士克目光闪动,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就是深入产线,展现远橙技术实力的时候了。
首先参观的是电芯生产区。
出于技术保密考虑,陈默只安排大家在观察玻璃窗外远观,并没有深入产线车间。
陈默亲自给二人讲解道:“物料注入有两种方式,固体注入用于一、二代电池工艺!”
随后又往前走了走,陈默指着防爆室介绍。
“那边有独立防爆室的注入产线,是汽化注入,专用于三代电池工艺。”
马士克立刻抓住技术点:“汽化注入?那是否意味着可以通过压缩汽化来进一步提升三代电池的能量密度?”
陈默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马士克总裁果然懂技术!”
“没错,我们已经有成熟的第三代二级增压、三级增压电池量产方案,能量密度分别可达172wh/kg和更高。”
“但目前主要受限于成本和市场接受度,仍作为技术储备。”
他故意透露了一点信息,但又没完全透露,主要还是在钓人胃口。
酷克敏锐的商业嗅觉立刻被“172wh/kg”和“三级增压”吸引,这简直是打造“科技旗舰”形象的绝佳噱头!
“陈总,二级增压的成本大约是多少?”
陈默心中一笑,知道鱼饵被咬住了。
“二代增压能量密度172wh/kg,目前成本约6880元每公斤,折合980美刀,如果算上研发、量产成本分摊,综合售价预计在1600美刀每公斤左右。”
酷克心中飞快计算:1公斤材料大约能制造40块标准手机电池,意味着每块电池成本将高达40美元!
而目前平果4s的电池成本仅在40元左右,成本暴增近七倍!
即便平果有品牌溢价,此刻也无法承受如此剧烈的bom成本上涨。
他在陈默期待的目光中,缓缓但坚定地摇了摇头。
陈默也不意外,顺势将话题引回现实。
“所以目前,三代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核心难点就在于激光刻蚀蜂巢结构的工艺复杂度,三代刻蚀良品率甚至低于30%!”
“我们目前有三条刻蚀产线,分别对应一代mof结构、二代mof+单蜂巢、以及三代一级增压的mof-8蜂巢结构。”
“未来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设备和工艺共同进步,成本才能有效降低!”
两人纷纷表示理解。
随后参观的气态锂电芯主产线,展现了高度自动化、分段组合式的灵活高效生产模式,让酷克这位供应链管理大师也频频点头赞赏。
陈默笑道:“我们不仅有年轻的研发团队,更有善于思考管理者与和优化产线的生产者!”
酷克礼貌回应:“这离不开陈总您的卓越领导!”
至于马士克,情商?对他这样的技术极客而言根本不重要!
只要自己的技术领先其他人90%,其他人自然也得为这份技术实力对他让步!
进入模组组装区,技术保密等级降低,陈默带领大家近距离参观组装产线。
两家的考察团成员也分散开来,与远橙的工程师们进行交流。
陈默亲自将yc-1.0(860mah)、yc-2.0(920mah)、yc-3.1.1(2000mah)三种规格的电池样品递给酷克。
他解释道:“橙子1和蓝厂v1使用yc-1.0,橙子2和小麦1使用yc-2.0,在市场化方面,都有不错的反馈!”
酷克拿起那块明显大一号的yc-3.1.1,问道:“陈总!这就是大江青灵无人机云台使用的电池?”
“是的!”陈默点头:“目前只有无人机这类高附加值产品,才能较好承受三代一级增压工艺的成本!”
酷克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块电池,又问。
“有适合手机标准的第三代电池吗?”
“有!yc-3.0,标准重量25克,容量1380mah,报价约126元每块!”陈默不假思索的给出关键数据。
酷克心中迅速计算:这成本大约是平果4s电池的3倍,但尚在开发中平果5的电池预算上限附近。
如果用上这款电池,平果手机在续航和“黑科技”形象上将再次甩开对手!
一个冷知识供应链成熟以后,下场摘桃子的风气,可是平果带起来的,平果手机的初期的主要硬件,只有a系列芯片是它自己设计的硬件。
他握着那块yc-3.1.1样品,陷入了沉思,显然在权衡利弊,以及如何说服病中的劳布斯,直接采购成品方案,而不是再浪费时间和资金,用电芯再二次研发!
接着,陈默带领大家参观蜂巢动力电池组装线。
他看向马士克,详细讲解着蜂巢电池的基础信息。
“基础单元1组是由666节气态锂电芯加1枚英菲凌电源管理芯片构成的六边形‘蜂巢’,采用btd公版bms电源管理方案!”
“目前公版电池方案是4组(2664支)或6组(3996支)并联方案。”
“以4组为例,支持4c超充,3分钟可充80%(对应续航约379公里),15分钟充满(对应续航约474公里)!”
“极端环境适应性极强(-40c~150c),极寒条件下电量保持率超80%!”
“静置损耗日均仅0.1%!”
即便早已了解蜂巢电池的参数,单亲耳听陈默讲解,马士克依然忍不住啧啧称奇。
3分钟充80%!
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是颠覆性的动力电池!
他已经开始畅想,如果未来远橙在电极材料方面突破,支持8c甚至更高倍率充电,那将是怎样的场景?
随后,电池性能实验室、安全验证中心.陈默一一带领团队参观。
经过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物流仓储区时,那个有武装警卫值守、标识着“保管仓”的区域被刻意绕过,但所有人都心领神会。
那里恐怕就是远橙气态锂技术,最核心的机密所在。
考察结束,周雨萌安排的商务车将平果和特斯啦团队送回酒店,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内部讨论第二天的合作谈判策略。
陈默则接通了沈一伟的电话。
“伟哥!明天统采联盟的会谈,给你提前通个气,可能不止我们两家,平果和特斯啦的团队也在深城,我打算邀请他们初步讨论一下咱们那个‘统采联盟’的构想!”
电话那头的沈一伟,明显惊讶了一下,随即笑道:“你小子可以啊!连平果都勾搭上了?”
“要是真能让平果给你的气态锂背书,以后国内高端旗舰机谁还敢不用你们远橙的电池?”
陈默打趣道:“伟哥,你也可以趁机向平果推销一下你们的hifi标准嘛,事在人为嘛!”
沈一伟笑骂:“少来打趣我!不过说真的,小陈,如果你真能把平果拉进这个联盟,哪怕只是初步意向,我就有更大把握去说服我二师兄(成永浩)的绿厂加入进来!”
陈默眉毛一挑,不由得感慨。
“真是墙内开墙外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咱们自己累死累活推广技术,有时候还不如一个国际巨头的光环来得有效!”
沈一伟安慰道:“别急嘛!平果是北美成名多年的老牌子了,‘至今已觉不新鲜’,未来统采联盟真要发展壮大,还得靠你们橙子持续输出黑科技来背书啊!”
“哈哈!”陈默爽朗一笑:“伟哥你这话我爱听!那就明天,静候佳音了!”
挂断电话,陈默望向公寓窗外的北方。
似乎看到了远橙新能源产业基地华灯初上,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
一场可能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的合作谈判,即将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土地上展开。
而他的“国际统采联盟”构想,也迈出了试探性的第一步。
用情怀配技术拢不住自己人没关系,我大可以换个思路,用技术加利益去团结外人嘛!
换了一个思路,陈默觉得突然统采联盟的路子就宽起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