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蒂罗尔的过程比预想的要顺利一些。
巴伐利亚王国的边境管理相对鬆懈,尤其是在与奥地利关係紧张、注意力被吸引到东部边境后。
他们偽造的身份文书和“木材商人”的幌子,加上几枚恰到好处的金幣,足以应付大多数盘查。
真正的挑战,是在进入山区之后。
蒂罗尔的地形复杂,山高林密,道路崎嶇。
在这里,地图失去了作用,只能依靠当地嚮导或者“信鸽”提供的信息摸索前进。
语言也是一个障碍,当地的德语方言与普鲁士標准德语差异不小,幸好卡尔上尉的母亲来自南德,能进行基本的沟通。
七月中旬,战爭还是如林恩男爵所预料的那样,爆发了。
卡尔大公率领奥地利和俄国联军越过因河,入侵巴伐利亚的消息,通过“信鸽”迅速传遍了蒂罗尔的山谷。
几乎是同时,酝酿已久的蒂罗尔起义全面爆发。
客栈老板安德烈亚斯·霍费尔成为了眾望所归的领袖,各地民兵和农民纷纷揭竿而起,袭击巴伐利亚的驻军、官员和哨所。
时机到了。
林恩阁下没有明確指示何时介入,只是说“待到时机来到,你们自然会意识到”。
但埃里希明白,这无疑就是最好的时机。
“少校。”卡尔的声音打断了埃里希的回忆,“『隼』来了。”
一个穿著猎户装束,皮肤黝黑,眼神锐利的本地人,出现在他们身后。
他是“信鸽”网络在这一区域的联络人之一,代號“隼”。
“舒尔茨先生。”猎户用带著浓重口音的德语说道,“霍费尔的人计划在前面的『鹰嘴崖』伏击巴伐利亚人。他们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特別是对付敌人的哨兵和军官。”
埃里希心中一动。
鹰嘴崖,他知道那个地方,地势险要,是伏击的绝佳地点。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测试“迅雷”步枪远距离精確射击和“掷雷器”定点清除能力的好机会。
“他们有多少人?敌人呢?”埃里希问道。
“起义军大约一百多人,武器大多是老旧的猎枪和农具。”隼回答,“巴伐利亚巡逻队大约有五十人,有军官带领,可能会有少量骑兵负责侦察。”
埃里希迅速盘算著。
敌我力量对比悬殊,起义军虽然人多,但战斗力堪忧。
己方能动用的人手不多,必须小心行事。
“告诉霍费尔的人,我们会提供支援。”埃里希做出决定,“但我们不会直接参与衝锋,我们的任务是清除敌人的指挥官和精確火力点。让他们在道路两侧埋伏好,听我们的枪声行动。”
“明白。”隼点点头,转身消失在密林中。
埃里希转向卡尔:“卡尔,挑选二十名射手,携带『迅雷』步枪。另外,再带上两组『掷雷器』操作手。我们去鹰嘴崖,找最好的射击阵位。”
“是,少校!”卡尔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