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从他后面捅一刀?  陌刀行:大唐最后的悲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残月渐渐隱入云层的时候,敕盪谷的朔风席捲黄沙,混杂著五里之外吐蕃大营传出的哀嚎声,在空旷的隔壁摊上掠过。

李承岳亲率五百陌刀手隱於夜色之中,九尺刀锋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寒芒。

他伏在冰冷的玄武岩后,食指轻叩刀柄计算时辰...

“將军...来了!”前方斥候压低的声音让所有人肌肉绷紧。

溃退的吐蕃前军涌入谷口,马蹄声嘈杂如雷。

当第一匹战马踏入死亡的拐点,五百柄陌刀同时撕开裹布,寒光如新月乍现。

“斩!”声浪震落岩壁上的碎石。

刀锋切入血肉的闷响声中,李承岳盯著一旁峭壁流出的沙土——细沙流过半刻时,他猛然挥动赤旗。

山脊上的弓弩手,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特製的三棱箭簇足以穿透皮甲,將混乱的敌军钉死在这一条狭长谷道中。

东南方向的战鼓战鼓此刻仍在轰鸣——

二十个轻骑拖著旌旗,来回奔驰近半个时辰,扬起的尘烟遮住了半片星空。

吐蕃大营的重甲兵望著遮天蔽日的旗影,竟不敢出寨探查虚实...

当旭日再次升起时,敕盪谷已是修罗场。

折断的陌刀插在被冻结的血泊中,箭羽在晨风中轻轻颤动。

李承岳撕下袍角裹住崩裂的虎口,对匆匆赶来的郭子仪笑道:“该让猛哥去验收铜钱了。”

“猛子那边安排好了,你怎么样?”郭子仪看到他的第一时间,跃马而下,急忙询问。

李承岳用牙齿咬著布,捆好了手掌,笑了笑:“子仪兄莫要掛念,虎口开裂而已...”

“战况如何?”郭子仪见他无大碍,悬著的心也就放下了。

“溃退到这里的四千重甲和百余骑兵,已尽数歼灭...”李承岳看著堆积如山的尸体,嘆了口气,“我们自己也阵亡了二百余人...”

郭子仪拍了拍他的肩膀:“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这几千吐蕃兵,永远看不到高原上的雄鹰了...”

李承岳站起身,抬头仰望旭日,肃杀与血腥相融合的气息,伴隨著席捲而来的西北风,掠过茫茫戈壁...

“报——三位將军,吐蕃大营正在拔寨!”斥候甲冑之上凝结著冰碴,气喘吁吁地衝进將军厅时,李承岳刚刚把美酒送到嘴边。

和田玉酒杯与沙盘碰撞的脆响中,郭子仪赫然起身:“往哪个方向?”

“由此西南方向,土圈台!”三人的目光瞬间被地图上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红点所匯集。

李承岳用手指丈量著距离,“距离砬子沟七十里,背山扎营,这是论钦陵铁了心,不愿意退回边界。”

郭子仪顺手抄起三面小旗,分別插在了北、东、西三个位置上:

“虽然我们歼灭了他们的重甲步兵,论钦陵现有兵力估计已不足三万,但此地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若要正面强攻,至少也要填进去五千人...”

李承岳看著眼前的沙盘,忽然眼前一亮,盯著沙盘上一条蜿蜒的河流,当下心生一计:“入冬气温骤降,前几日我看到河面已结冰,若从这里绕行...”

郭子仪微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看向沙盘上的另一处:“大隆谷?”

“没错!你们来看...”他的指尖沿著腊台寺河西岸划出陡峭的弧线,“绕过大隆谷的鹰隼崖,只消三天,便可抵达土圈台西北角。”

郭子仪拿起一枚通宝,置於西北角的高坡之上:“如果吐蕃在此设立三千军士,则进攻必然受挫...”

“我在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