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隱瞒將军,此事关乎西域商队何止千百,来此只为这一事!”
见他如此恭敬,李承岳打量了半晌,突然出声笑道:“既只有这一桩,那便与你行个方便,不过关税乃朝廷所致,还需容我上报皇帝,另行定夺!”
胡商拜谢,正待离去,李承岳出言叫住了他:“等一等,奏报朝廷尚需些时日,这几日不妨便在此行商,也不虚此行。”
商人听闻,大喜过望,连忙叉手行礼,再次拜谢...
转眼便是五月初五,远在大西北的玉门军,也有样学样,跟著镇中的老嫂子们学习包粽子,一派军民鱼水之景。
李承岳看著衙署正堂案几之上的圣旨,不知在思考著什么,展开的一面零零星星可以看到【关税...自定...稳定...】的字样。
“將军,什么事这样劳神?”高適端著一碗茶走了过来。
“先生啊...来的正好,您看看这个...”正在出神的李承岳听到高適的话转过身来,將圣旨递给了他:“陛下让我自定关税...”
高適粗略地看了几眼,手指不觉微颤:“这...是个难题...高不是,低也不是,不好抉择...”
“连先生都没有办法嘛?”
“办法不是没有,就是...”高適忽的停顿了一下,思索片刻后,继续说道:“不知该怎讲。”
李承岳微蹙著眉头,对著高適说道:“先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旧时,汉有文景,今...”
“我知道该如何做了...”不等高適把话说完,李承岳径直坐在大堂之上,墨笔挥洒,不一会儿,一份崭新的告示跃然纸上:
【玉门军告往来商旅令】
【敕令:】
【盖闻商贾通衢,乃利民生;边关绥靖,实固国本。】
【今奉圣天子明詔,制边陲,抚中外。】
【为肃清关禁、保商旅之安泰,特颁此令,凡往来商队及行旅人等,务须恪遵如左:】
【其一:军械铁器,国之重器,私贩者斩。凡弓弩、甲冑、刀兵等物,一概严禁贩运;若有夹带藏匿,一经查获,主犯依《唐律疏议擅兴律》论罪,货物尽没。】
【另,凡马匹、骆驼等驮兽过关,须持州署官署所颁“畜引”为凭,无引者视同私贩,马匹充公,主事者杖八十,徒三年。】
【其二:关津要隘,验引方行。凡商队主从、车马货物,必持原籍州县籤押之路引,並加盖沿途军镇勘合印章,方可通行。】
【无引者,纵有私契保结,亦不得放行。若路引损毁、字跡模糊者,须赴临近官驛重验申领,违者以奸细论处。】
【其三:税赋之徵,三十税一。凡入玉门、阳关者,须据货值如实呈报,由关令丈量核验,依丝绸、茶盐、瓷器等类分等课税。】
【敢有虚报藏匿、以次充好者,全货罚没,主事者枷號示眾。另,税银须以开元通宝或官铸银鋌缴纳,私铸钱幣一概不收。】
【所列诸条,仰商民一体知悉。】
【遵令者,关市畅通,货殖丰盈;犯禁者,斧鉞加身,悔之无及。】
【特此布告,咸使闻知。】
【开元二十五载五月初五,玉门军鈐印颁行】
高適看著纸上洋洋洒洒之言,合掌称快:“此令真乃重民生,安家国之举!”
李承岳的面颊上露出了笑容,当即命令刘成瑞带人去张贴告示,传令全镇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