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消弭於休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督师!”

祖大寿简直是要哭了,而孙传庭也是感动於祖大寿死守城池的忠义,拖住他的抱拳手臂,道:“锦昌伯!本都督,来的太迟了!”

“督师!”

老大二人,真的是哭了好一阵,至於锦州的其他人,则纷纷涌向运粮车,在被督粮官以及祖大寿的家丁喝退后,才乖乖的等著发粮。

锦州城太惨了,原来进城的三万屯民,硬生生饿死了八千人!

而守城官兵也从两万两千人,饿死了两千人。

至於说城內原来尚存的大概五千匹战马,没了豆粮草料,硬生生饿死了四千匹!

可以说,锦州的辽东铁骑,这么一支祖家按照李成梁的方式练出强军,自然而然的少了四千骑,除非皇帝给予马匹,给予时间训练,否则祖大寿的辽东兵马就真的没什么能耐了。

当孙传庭的报告到了朱由检手里,朱由检真的是后悔到了极点,连忙令一个亲信太监跑去辽东,直接是口諭命令:所有明朝在锦州的屯民、官兵通通撤到山海关內,四千匹已经训练有素,且和骑兵们已经有默契的战马饿死,他心疼了好几天。

朱由检给孙传庭留了个大方针,以守待攻,放弃锦州这个明朝陆运补给不了的城市,仅在关外留一个寧远的吴三桂,因为有海运,所以留著。

这一场大战,大明朝在朝鲜的咸镜道、蓟镇、辽东三个战场总共战死至少也有七万人,伤残者至少也有三万人,整个九边直接一战报销了五分之一,內地的援兵也有两三万的伤亡,所以事实上大明朝目前根本没有太多的野战力量和后金打决战的。

何况大明的骑兵半数都没了。

朱由检在没有依靠和蒙古人的互市,搞到八万匹战马以上前,他是绝对不会冒险,把明朝的野战步兵派去和后金这几万弓骑兵打的,否则极大可能是又一次的萨尔滸之战。

这是个冷兵器的时代,火枪还在发展的初期。哪怕是大英的龙虾兵,在此时的老满洲面前,兴许也是个五五开,这可不是后世的韃清,战斗力高的很,而且现在的明朝火銃射击距离根本没有那么远,打上第一轮就活不到第二轮了。

所谓的纸装火药,其实是提升不了多少燧发枪的射击效率的,这一点朱由检是心里清楚的很,所以他更仰仗辽东骑兵。

太心疼了!

冷兵器时代,没有足够的战马,大唐在所谓的香积寺之战,一样也得仰赖游牧提供的骑兵。

没有骑兵,大唐有再多的披甲步卒,也是战场上骑兵的玩物罢了。

他打你你打不过,你打他又追不上,何况弓骑兵射的你铁甲都扛不住……

“看来要加大互市的力度了,得和林丹汗那边,多换些战马,得准备多少甲冑呢?”

朱由检踌躇。

鎧甲这东西,在关外蒙古,那是绝对的好东西,蒙古人不缺马,但是极缺铁器,更加缺少甲冑,关於林丹汗给自己的答覆,完全没意见,並且希望明朝皇帝能够给自己准备更多的铁甲。

林丹汗想要大明更多的明盔明甲以及粮食,怕皇帝拒绝,还送来了满清韃子的首级二百颗,黄羊两千只。

面对李丹汗的示好,朱由检当然也是心里清楚这些甲冑的价值,以书信回了林丹汗,大概就是说呢,大明朝现在正在改军制,要给整个大明边军呢增加铁甲的披甲率比例,目前这大明库房呢,仅剩下的明盔明甲著实不多,但是呢皇帝很客气,愿意再从自己的京营库房內,每年抠出来一千副最好的明盔明甲在改制后单独卖给林丹汗。

为什么林丹汗只搞到了几百副的大明铁甲?明盔明甲仅仅只有四百身?

朱由检也不是傻子,虽然他並看重林丹汗的实力,但也清楚,如果单单是林丹汗拥有两千身的明朝铁製甲冑,像明盔明甲这样的重甲以及暗甲,那岂不是蒙古部落们要被他干趴?

所以之前的有大部分是被林丹汗买走,但也有大部分被一些个得知明朝铁甲买卖的部落,比如鄂尔多斯部以及土默特韃靼,都允许购买这些个明盔明甲以及皮甲等物。

这东西在蒙古,那可是绝对的有价无市,毕竟在蒙古人的铁器实在是少,后金有大量铁矿,可以造甲铸炮,而在漠南蒙古,则是铁少,匠人也少,连盐巴都得靠盐湖来提供,是啥都缺。

即便是军制改革即將开始,对边军、卫所兵进行大动作,朱由检也得考虑眾多,还是愿意和林丹汗交易得一些铁甲的。

明朝库房点查,事实上可用的甲冑並不多。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整个大明,不包括那些个穿在官兵身上的,库房仅有铁製鎧甲两万三千副,皮甲较多,有二十一万副,而甲则也有个十八万副样子。

这是包含了明朝整个控制区域存留库房的甲冑数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