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辽东,孙传庭正忙著重新编练兵马,他根据朝廷的意思,儘可能兵力屯驻回了关寧,收缩了防线,將锦州官兵抽调,將兵力集中在了蓟镇以及山海关、寧远之地,提升边堡的兵力密度。
这防线就变得相当坚固了,因为明军本来是撒豆成兵的状態,现在每一处屯堡都能有四五十人驻守,像铁厂堡更是扩大了范围,增加到四百兵士,屯了半年的粮食。
后金髮现明朝兵马从锦州撤退,便派了小股人马进入空城的锦州,发现无利可得,便回去稟报。
满洲八旗的高层短期內,就这件事商议了数日,对於如何看待明朝撤出了锦州,皇太极是商议要不要派人接管锦州这座大城。
但是底下的满洲將领都不想领兵进驻锦州,毕竟想要守住这么大一座空城,至少也得有个五千人前往吧?
要不然到时候像祖大寿一样被围困,守备兵力都不够。
並且还有个问题,皇太极要这城池干嘛?
別说锦州了,哪怕明军从寧远撤走,后金也无力维持那里。
想要维持兵力驻守一个地方,至少得有粮食能够供应的到才行。
现在的皇太极哪有那么多兵力去搞这种无意义的事了?
他最近亲自带著代善、多尔袞、多鐸前往北方,抓了六千生女真和三万生女真男丁回来,更是沿途抢掠了不少北方蒙古人。
现在后金国的粮食储备是越来越少,种地的汉人大部分都杀了,不少满洲大爷已经开始將给马吃的豆子,端到了自己的饭桌上了。
没有豆子足够餵那近二十万匹的战马,这可是大事情,容不得皇太极耽搁,只能是带著上万八旗东打西杀。
先是和东边的朝鲜,也就是梅之焕、曹文詔打了一阵,的確有所斩获,明朝兵马中的朝鲜人战死至少上万,浙兵也有折损。
朝鲜是靠著梅之焕早早巩固的垒堡防线,总算是守住了咸镜道南部防御线。
后金骑兵只能绕远,绕过防线空隙,又跑了已经坚壁清野的朝鲜內地,后和曹文詔的千余铁骑打了一阵,是又累又饿,这才撤回了后金。
回到后金也不能耽搁,至少还是掠到手了几百个朝鲜人、汉民,以及一点粮食,皇太极就又马不停蹄地出兵了,带著八旗兵马朝西边去打林丹汗。
林丹汗本来是怂的很,遇到八旗那真的会肝颤。
但奈何手底下的蒙古骑兵,披甲率大大提升,不仅有近四千套的暗甲,还有九百多名骑兵裹著扎实的明盔明甲。
手里的刀、弓箭也是越来越精良,根本就容不得林丹汗不要面子的跑。
在得到明朝边防屯堡里,夜不收传来的情报后,林丹汗也提前早做好了准备。
与那皇太极再次大打出手,林丹汗自然不会客气,鼓足勇气,召集了手底下的数万蒙古骑兵,在科尔沁蒙古西侧,杀了个昏天黑地。
这一战中,孙传庭决定出击。
孙传庭耐不住寂寞,亲率两千名精锐家丁骑兵,一人双马的赶到战场,突然杀出,偷了皇太极一阵,突袭中险些打崩了镶黄旗。
皇太极先是惊怒,隨后带著正黄旗亲自抵挡孙传庭。
三方的混战,由林丹汗与孙传庭,打这个皇太极的八旗子弟,从出兵到林丹汗与皇太极廝杀,过去了六天,第七天开始廝杀,到第七日的天色昏暗,皇太极总算是打崩了明蒙联军。
但是衝杀了一阵,有两百多个蒙古人投降外,其他追击的战果就没了,毕竟蒙古人跑得快,比起满洲大爷,蒙古人逃起命来谁也追不上。
而这孙传庭又很贼,他手中已经割走了近两千条带著头皮的金钱鼠尾辫。部下伤亡虽然重,但毕竟都是精锐家丁,指挥起来无比轻鬆,轻易就带著大量地上的甲冑、战功和抢夺来的马匹出了战场,朝寧远遁去。
这场漠南大战不仅挫败了皇太极的西进兵锋,还阻止了他继续抢夺蒙古部落粮食的目的,此战八旗又损失了近四千人,有一千人都是能征善战的老满洲。
由此可见,林丹汗的披甲率虽然上来了,但是这和皇太极的八旗铁骑打起来,就只能是拿著弓箭且骑且射,不敢被人家追上。
对射的技巧也是真的赶不上满洲兵了,折损了至少一万人,还有不少人在中箭回到驻地也死了。
相比之下,中途加入进来的孙传庭,则只战死了七百人。
毕竟他人少,又是后来才到场,仗著明辽军中家丁们的凶悍,大部分人都是敢於直衝敌阵的猛人,擅长左右拉弓与刀刺、刀劈,强健精悍。
时不时就会有人被满洲兵用长刀戳下来,一些满洲大爷手里也是有倭刀的,刀身长的很,一刀戳中面门,加上马的速度,基本上一击毙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