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头铁的很!
既然我是皇帝,就我说了算。
你不服?不服你可以造反啊!我要没压著你不让你反对吧,你反了,誒我们来比比刀子谁硬,那皇帝就给你干掉,把土地和家財通通抄没了,顺便皇帝自己还能赚点小钱。
算出来的財政收入都是入国库的,皇帝自己还有几笔银子是皇商们纳入內帑的,他也就不去参与瓜分这笔朝廷税收了。
內帑这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二百七十万两的银子和八十来万两黄金,其中包括了马六甲城的財富,都入了皇帝自己的小金库藏著。
这些是没算进去的。
算了收入,当然就要算开支了。
兵部很兴奋,今年对他兵部才是真的优待。
兵餉大致为:结清歷年积欠兵餉计一千八百八十三万两白银,加上今年的边军兵餉,总计是三千八百九十二万两白银。两京营共二十一万京兵,经过裁撤和择选,仅剩下北京部分的六万驻军,以及南京京营八万,今年的拨费是五百八十六万两白银。
这还不算完,今年重开兵役制度,朝廷將征二十户取一丁,徵兵一百三十五万人,训练並配发甲冑、弓箭、兵器等,用於长城沿线的防御。
九边的原本五十万人,要替下来三十八万,余下十二万的边军来重点操练役兵。
这最终剩下的驻防七千公里长度的长城防线,就是这一百四十七万兵马的任务了,这个数字已经是原本长城防线的三倍兵力了。
並且这一百三十五万人,一年需费朝廷大概一千八百万两白银,皇帝考虑到行粮,给提高到一千八百五十万两,用於分配吃嚼的用度。
但这些军队的吃饭,就得耗掉今年全年本色徵收的大半粮食。
皇帝倒是不心疼,毕竟役兵负责的就是城防,能够让他把边军从长城沿线释放出来,参与到以后的战爭中。
这其中是包括裁撤掉军队,总计都以及重新招募的辽兵六万,后总计募兵数量为七十三万九边镇兵。
算计掉大明朝依旧要丟在长城上面的十二万人,也有六十一万能够运动作战的兵力,大明终於摆脱了长期以来“村战”的战爭强度了。
六十一万人还不是极限,朱由检还可以调两京的十四万人。
以及守长城的这一百四十七万人,还是可以抽调几十万战斗的,也就是说。
大明动员了徵兵制,配合一亿五千万的人口,仅仅是二十户抽一丁点情况下,就拥有能够野战的百万军队了。
当然那是粮食和补给允许的情况下。
这个兵力规模还是很可怕的,真正可以拿来野战的军队达到一百万人,哪怕拋开里头的辅兵,也就是六七十万人。
粮食这方面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本色税粮基本上今年是五分之四砸到大明军队里,是要给军队们吃嚼的。
並且因为战马的数量提升到近两万匹,豆料上的需求,目前也是皇帝內帑在向皇商收购,费至少也在六十万两上,这还仅仅是不到两万匹战马的情况下。
马的吃用,比买马的价格还要高。
满清之所以养得起一二十万匹的战马,纯粹是因为他们那多的是野生豆料,黑土地就在那一块,天寒地冻,但是豆科本就是抗寒能力比较强的作物。
而大明朝这边的农力有限,农民都比较喜欢种主食的稻米和小麦,若不是朱由检提前向皇商提出黑豆等豆类等作物的需求,大明也事实上是养不起几万匹马的。
是的,小农经济的生產力,就是那么的低下。
农民种地只够自己吃的,和庄园经济本就是有一定的鸿沟。
之所以大明还在使用小农经济,纯粹是因为朝廷的文官集团需要让百姓处於小农状態,这样便於儒生对地方进行管理。
而一旦大明越过了庄园经济,直接部分进入商业繁荣的小资时代,整个社会的生產效率就是几何倍数的增长。而且还是在小冰河期,北方总体农业歉收的情况下。
商人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在逐利的过程中,给社会总体,提供前进的驱动力。
朱由检就要用六千二百一十一万两白银,砸出个强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