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皇太极再南征!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崇禎四年的七月十六日,天大寒。

大金国再次徵调全国丁口,八王议政再次颁徵兵令,十几位令兵骑著骏马奔袭五百里,传檄各牛录,各征二十二至二十八人的甲士,並征各旗索伦奴,编练奴军征战。

至七月十九日,在八旗的强力统治下,不足二十四万人口,其中还有几万索伦男童的大金国,硬生生拉出来一支六万四千人马的八旗兵马。

其中,包括十四岁以上、六十三岁以下的所有满洲人,全部上马披掛布面甲、铁札甲,拉入军中。

不仅仅是大金国自己,八旗还立刻詔令各外藩蒙古,如科尔沁各部、哈喇慎各部,包括刚刚加入他们的原苏布地部蒙古,一共凑了六万蒙古骑兵出来,毕竟他们此时还是得留几万人马守家的,六万蒙古骑兵已经最多了。

十二万满蒙铁骑,当然是大军,里头绝大多数都是甲兵。

但是这次,大金国可就没有多少火枪兵了,也只有一百来个炮兵,拉出来三十二门铁火炮。

这也没办法,当初杀汉人杀得厉害,加上这些汉人被毛文龙的暗子挑动,汉军旗暴乱的时候被杀了不少!

现在大金国內的所有汉人炮兵,也就是这些个抬旗的。

……

满蒙大军先是在辽瀋匯聚,吃粮休养十四日,隨后分兵三路路出击南征!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一路以控制的铁山为据点出发,攻打朝鲜的义州城,要从义州南下,席捲朝鲜。

此路是两白旗加阿敏的镶蓝旗,加上固嚕丝奇布的蒙古兵马为主。

另一路是代善与皇太极的两红旗、两红旗一同,直扑大同和寧远,其他还有蒙古人的铁骑。

德格类带著正蓝旗守家

为什么这么打?

实在是形势逼人,朝鲜肯定是要打的,要是能打下来最好,打不下就压制朝鲜。

要是毛文龙的明军过来打后金腹地,可以在朝鲜用兵,迫使毛文龙的兵力从骚扰后金,变成支持朝鲜,阻挡后金大军南下。

代善去大同,直接扫荡当地部落,吃粮和骚扰大明关口,主力进攻的就是寧远,吃掉它,就有了海口也可以將大明从辽东彻底赶出去。

这么大动静的徵调,毛文龙在八月三日才获悉,立即发送给辽东的孙传庭与朝廷。

孙传庭第一时间召集各部人马,加固中前所各堡兵备和穀食,並即刻传发各边关危情。

尚在辽东未散的一万五千名铁骑,由孙传庭亲率,曹变蛟、祖大弼、祖大寿一眾大將隨同,撤至山海关,隨时出击。留黑云龙、朱国彦二人守御寧远城。

整个寧远只留一千四百名辽东骑兵,其余是三万两千名的明军步卒。

这么三万三千多兵力,守寧远这个城高墙厚的重镇,孙传庭觉得是没啥问题的,何况还有一支寧远小舰队在,水路安全的很。

寧远的粮食自从崇禎三年起,就已经完全依赖海上运输了,登莱方向的商人武装船替朝廷干活,皇太极是掐不断的。

其次是眾多的中前所碉堡,以及中前所本阵,共兵马两万,再加上山海关的三万兵马。

但就算是这样,孙传庭还是不放心,立刻向留都北京城的兵察求援。

五军都督府的兵察是新加的官位置,官位七人,拥有北京的执营兵权,掌管著留都兵马。

七人立刻聚集守兵,由兵备司通諫朝廷,七名兵察则率全京四万四千名的募兵,六千名留都役兵,共计五万大兵朝山海关进军。

消息经由两路传到南京城,朝廷震动。

朱由检对此战极为重视,立刻调令撤下的几路尚在河北、山东的大概四万五千名边军,由附近总兵官尤世威接管,由监军太监清点粮秣报备朝廷,即刻赶往山海关参战。

並发詔秦良玉,率所部八千四川白杆兵,奔赴大同镇用命。

发詔传吴三桂,率全部所部的可用一万八千兵马奔赴山海关。

另有保定府、延绥镇、榆林镇、固原镇、武昌、应天数地边兵约三万,赶赴山海关,由总兵侯世禄亲率,並携带本部六千兵力,一同前往。

这个政策立刻遭到群臣反对,理由则是大明朝已经许久没提的由头,朝廷没钱了!

大明的兵马,出兵可是要发行粮的!

新军制在行军时也有相关规定的,怎么说一个士兵在行军时的当月,是需多发六钱银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