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陈新甲
宣大总督陈新甲能不能打仗,他本身战略並没有问题,朱由检考校过才放心让他接替卢象升。
这段时间他在宣大也是重新修了整段宣大防线,加固了屯堡和城墙,对朝廷而言还是有一定的成绩。
陈新甲在接到调令之后,並未第一时间出兵,先是和兵部討论辐重粮问题,商议要么停一停,等来年,大明春耕结束了再动刀兵。
他先整顿地方的军务,谨慎的看过长城防线,再得到兵部依旧让其出兵的调令之后,
才开始聚兵点將。
在十一月二十日,他拖了两天时间,才动身出兵。
满桂战死,震惊的不止是朝臣,也震动诸多边军系统的官军大將。满桂从事过宣大,
从事过辽东,也从事过三边剿贼,四处征战,也可以说是无往不利,是大明朝战功赫赫的名將。
连他都在青海折戟,被固始汗杀得全军覆没,对大明朝在西北的威望,以及官兵的信心都是不小的打击。
不仅仅是整个大明的民间舆论上面,震动非常,宣大的官兵对於此事甚至於是难以置信。
毕竟最熟悉他的就是宣大系统的官兵。
这让陈新甲在带兵的同时,也是挑了许多將领,比方说总兵杨国柱,以及前不久的拆到自己魔下的流寇降將游击白广恩、参將刘光祚、游击孙可望、副总兵猛如虎等。
至於官兵,拢共是抽调骑兵一万五千骑,步卒三万,算是精锐尽出,陈新甲是身披大红官袍,內衬鳞甲,从容指挥著大军向青海地区进兵。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另外还有两路官兵是二曹,曹文詔是亲率铁骑三千,和贺人龙合力打败了固始汗一仗固始汗原先就想趁势打下明朝控制的青海湖屯堡,但被贺人龙和曹文詔一通好打,打的是一败涂地,少说也有千人被杀,也是超出了固始汗的意料。
曹文詔在阵中像是开了无双技一样,从东杀到西,从前阵杀到了固始汗的大营,靠著一桿马上扎枪,是左衝右突,无人可挡。
连一同而战的贺人龙都看得头皮发麻,更別提固始汗了。
曹文詔武艺超群,也是明末“万人敌”,连杀至少十几个韃汉子,打伤者只会更多,令固始汗看得是脊背发凉,也只能带兵撤退。
两军分开,相比较起来,倒是固始汗的轻骑折损更多些,但是也正是因为固始汗人多势眾,他要跑路,明军也是无可奈何,根本不可能留的下来。
明朝现在优先要处理的,仍旧是迁民,像河南、贵州、江苏苏北的百姓,都已经迁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迁走比例最多的山西、陕西两省。
这些土地上的百姓,都是五成要迁走的,並且迁的人口里头,大多数是已经从残酷飢饿中好不容易活下来的饥民。
这些人到了山东,也总算是能吃上一口饱腹的厚粥了,毕竟山东当地的百姓是迁走了许多人,吃粮的人一少,粥棚內的米粥煮的也就是够厚。
一边要剿灭青海的固始汗,一边在这么忙碌的迁民,朝廷也是无可奈何,这都是满桂战死的缘故。
朱由检之所以要如此震怒,第一是满桂的兵马,都是大明朝耗费无数资源打造出来极其精锐的铁骑力量,全员悉数都是百战精兵的官兵力量大明现在一共就那么几路,损失掉他这么一路精锐,朱由检怎么可能不愤怒?
第二,这上万精锐战死,无一活口,固始汗还將战死的大明天兵脑袋全数割下,给做成了京观,这是对大明最直接的羞辱,对此他身为明朝皇帝,必须做出反应。
从崇禎二年以后,只有大明天兵筑別人的京观,哪儿还有人筑咱们的京观?
这方面皇太极都不如固始汗,连当年和大明打的八旗都没敢再筑京观,或者说没时间,也没那个能耐,固始汗可是破天荒的头一个,朱由检自然是暴怒。
再提一嘴多余的话,满桂的脑袋呢?
所以哪怕是说大明现在要忙的事情很多,朝廷和皇帝自己都很不愿意打仗,但是此战必须將固始汗从青海连根拔起,彻底的剷除掉!
也正因如此,皇帝要动用的不再是一路官军精锐,而是要用到一整个系统才行,比方说三边,或者这次使用的宣大体系。
宣大其实是大明朝最具象徵意义的系统,因为他属於是北直隶时期的朝廷嫡系,所有兵器一律和朝廷京营看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