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曹丕立誓
时为正月,北风凛冽,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鄴城一片素白,如同被一层白毯包裹,亭台楼阁皆失了往日顏色,天地间一片肃穆,仿佛在为谁暗自垂泪。
征西將军府中,曹操臥於病榻,形容憔悴,目光透过窗,凝视著那漫天飞舞的雪,思绪也隨之飘远。
襄樊之战的惨败,拋弃十万將土,让他的內心无时无刻不在忍受折磨,尤其是临行前天子和刘贤的羞辱,伤害更是直接拉满。
再加上满宠的死,让本就奄奄一息的病体,又遭沉重一击。
“父亲,该用药了。”曹植端著药碗轻声走近,眉目间满是忧色。
曹操勉力撑起身子,接过药碗,却未急著喝下。
他目光细细打量著眼前这个以文采名动天下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曹植生得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尽显文雅之气,依稀可见自己年轻时的风姿,可这乱世之中,称霸天下所需的刚毅果敢,在他身上却似有所欠缺。
“子建,近日可有新作?”曹操开口问道,声音沙哑却透著一丝期许。
曹植闻言,眼眸瞬间亮如星辰,当即吟诵起来:“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他的声音清朗激昂,仿佛带著千军万马奔腾之势。
曹操闭目倾听,手指不自觉地在锦被上轻轻叩击,似在打著节拍。此诗气势雄浑,字句鏗鏘有力,若生於太平盛世,定能流传千古,成为文人墨客竞相吟诵的佳作。然而“
“够了。”
曹操猛地打断,兴致瞬间消散,眼神中满是无奈与失望。
曹植一愣,俊美的脸庞上闪过一抹受伤之色,轻声辩解道:“父亲,诗文虽无形,却可安抚民心、振奋士气·”
“安民心?振士气?”
曹操冷笑一声,挣扎著坐直身子,眼中闪过往昔的崢嶸,“当年官渡之战,我与袁绍兵力悬殊,將士们人心惶惶、疑虑重重。我靠的可不是诗文,而是身先士卒,衝锋陷阵,以命相搏!”
曹植低下头,不再言语,心中似有所悟,却又似仍有不解。
“治国安邦、行军打仗,绝非风雪月之事,而是要深谱权衡利弊之道,洞察人心之微。
你——退下吧。”曹操挥了挥手,语气中满是疲惫。
望著曹植黯然离去的背影,曹操长嘆一声。这儿子才情卓绝,如璀璨星辰,可这乱世波云诡,生存之道岂是舞文弄墨便能通晓。若將这偌大基业交付於他,只怕不出三年,便会被蚕食殆尽。
次日清晨,雪还未停,寒风如刀割面。曹操强撑病体,召来了曹不。
曹不与曹植气质截然不同,他举止沉稳如山,眉眼间自有一种沉稳干练的气势。踏入房门,他恭敬行礼问安,一举一动皆恰到好处,既无諂媚之態,亦不失臣子礼数。
曹操深知自己大限將至,开门见山地问道:“子桓,若你为军中主帅,日后该如何应对强敌压境?”
曹不闻言,略作思付,隨即有条不紊地回道:“敌强我弱,孩儿当以稳固防守为要,绝不贸然主动出击。”
曹操眉梢微微挑起,神色平静,不置可否。
曹不继续说道:“如今我军与朝廷实力相差甚远,吕布魔下兵强马壮,拥兵数十万之眾。我军唯有深根固本,耐心蛰伏,静待良机。”
“何为良机?”曹操追问道,目光紧紧盯著儿子。
“待敌军內部生乱,或天时出现转机。用兵之法,讲究先求自保,使自身立於不败之地,而后等待敌人露出破绽,方可有机可趁。”曹不侃侃而谈,显然对兵法颇有研究。
曹操微微頜首,神色依旧高深莫测,虽未夸讚,却也认可曹不在军事上確实下了一番苦功,只是不知实战中能否运用得当。
曹操又转而问道:“若治理內政,你打算施行何策?”
曹不似早有准备,当即不假思索地回道:“首要之务,当安抚百姓,拉拢世家大族。中原大地歷经多年战乱,百姓渴望安寧,此时当减轻赋税役,让百姓休养生息。至於选拔人才,”
他稍作停顿,目光坚定,“可从世家大族中挑选,他们根基深厚,熟悉地方民情,如此方能稳固统治根基。”
“世族”曹操喃喃重复著这两个字,目光变得深邃悠远,好像陷入了沉思,“你且退下,
叫子文进来。”
曹不恭敬行礼,稳步退出房间。不多时,曹彰大步流星地走入,他身形魁梧,步伐间自有一股豪迈之气。
曹操將同样的问题拋给了曹彰。
“父亲,孩儿以为一味防守,绝非良策!孩儿愿主动出击,以攻为守,方能掌握战局主动。”曹彰声如洪钟,话语中满是热血与豪情,“再者,孩儿还会寻找帮手。”
曹操闻言,不禁一愣,疑惑道:“帮手?如今局势,何处还有援手?”
曹彰猛地伸手,指向塞外,高声道:“鲜卑、匈奴、乌桓,皆可为我所用。他们个个驍勇善战,对边塞地形了如指掌。若许以丰厚財帛,授予官职,必能为我军衝锋陷阵。”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转瞬即逝,追问道:“若你执政,將以何策治理国家?”
曹彰拱手行礼,大声回道:“孩儿愿效仿父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唯才是举。只要能安邦定国,哪怕出身低微,亦当重用;若徒有虚名,即便出自名门望族,也绝不姑息。如此,方能提振土气,广纳天下英才。”
曹操听后,欣慰点头,心中暗自思付,这曹彰虽勇,却也並非有勇无谋之辈,看来做了十九年的人质,著实进步了许多。
第二日,雪势稍歇,天空依旧阴霾密布。
曹操强撑著病体,接见了所剩不多的朝臣。此前襄樊一战,眾多臣僚皆隨军出征,如今已折损大半。
“传华歆、蒋济、王朗、贾逵、钟。”曹操声音沙哑,却依旧透著不容置疑的威严,仿若寒夜中的惊雷。
內侍躬身领命,匆匆退出,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內迴荡,更添几分寂寥与肃杀之气。
卞夫人端来药碗,欲劝曹操服药,曹操却摆了摆手,目光直直地投向窗外那灰暗的天空。他心中清楚,自己时日无多,继承人之事,已刻不容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