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早算准对方接不住这盘棋,和记黄埔如今是块烫手山芋,真要有人肯出天价,倒手赚个盆满钵满何乐不为。
李黄瓜闻言,摇头苦笑。
“如今这行情,怕是连举牌的资格都没有了。”
他何尝没动过心思,自打滙丰银行將股权转给何家那刻起,这局棋就已成定数。眼前这年轻人看似鬆口,实则早把退路堵死。
“不如聊聊码头生意?“何风云话锋陡转,单刀直入,“李生打算开什么价?”
“贤侄觉得,这码头能值多少?”
李黄瓜温润目光中,透著商海沉浮的从容。
何风云起身踱至落地窗前,维多利亚港的货轮在玻璃上投下细碎光影。
“霍家开价够诚意,加上我们何家独占五座码头確实扎眼,这才让出去一座。”
他转身竖起四根手指,“剩下四座既能抓住港口的经济渠道,又不至於让港府侧目。若非李生提前与家父打过招呼……”
话说到这戛然而止,但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
——要买可以,得拿真金白银来砸。
李黄瓜含笑发问:“贤侄能否透露霍家开出的条件?”
“直说无妨,省得您以为我哄抬价格。霍家出价七亿整。”
澳娱股权估值六亿自不必说,关键是那家地產公司。虽说只是借壳上市的空壳,但何风云標价一亿可算公道——这已经是折让后的友情价了。
李黄瓜一时沉吟不语。
这报价虽不算狮子大开口,但溢价空间確实超出预期。
他自然清楚霍家背后的盘算,北方局势变动早有风声,这座码头恐怕承载著比商业利益更重的筹码。难怪年轻人方才说这单生意非做不可,其中牵扯的怕不只是霍家。
他不动声色打量著对面青年。纵使是商界奇才,这般年纪总该对上层博弈知之有限。
全港岛敢如此旗帜鲜明下注的,除霍家外再无第二人。他们这些老江湖哪个不是左右逢源?
想到此处,李黄瓜更篤定是霍家主动找上门来,全然不知眼前这位才是布局之人。毕竟谁能想到,这港岛新贵骨子里刻著根正苗红的大陆基因。
“八亿。”李黄瓜突然开口。
既知霍家志在必得,三五千的添头毫无意义,索性直接加码整亿。
何风云笑著摆手:“李生,这数目还差著火候。”
“贤侄,这已是远超码头实际价值了。”李黄瓜气定神閒。
“按当前市价確实虚高,但到明年这时候,八亿估值才符合市场规律!若是后年开春,我敢断言这码头价值绝对突破十亿大关!”
“李先生应该注意到霍家最近的动向?北边局势明朗化只是时间问题!十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没有深水港没有远洋船队,进出口只能依赖港岛中转!”
“就算他们现在开始建设港口,没十年功夫根本形成规模!如此体量的消费市场一旦激活……”结束一连串的解释,何风云平静地倚著沙发:“其中的战略价值,李先生比我更清楚吧?十个亿,我把码头给长实!”
李黄瓜虽认同何风云的商业判断,但对方开出的天价仍令他难以接受。
一个码头就敢要价十亿?
当初你何风云收购和记黄埔,才耗费多少资金?
“贤侄的分析確实有道理,但北方局势毕竟还存在变数,至少现在,港岛仍是洋人的天下,九位数要价实在超出合理范围。”
李黄瓜伸手比了个八,“这样,八亿港幣,我再添五千万作诚意金。”
“这样吧,咱们各退一步,九个亿成交,这是我能接受的最后报价。”
何风云早料到对方会砍价,十亿本就是试探底线的虚数,若对方放弃便顺势保留资產,若继续纠缠再逐步让步。
“若您担心投资风险,不妨附加三年期回购条款.”
何风云拋出精心准备的筹码:“届时,我愿以原价赎回。”
若非计划在即將到来的石油危机中布局,他断不会考虑变卖这处战略要地。
听闻此言,李黄瓜目光微动。
这笔交易虽远超码头实际价值,但正如年轻人所言,港口不仅是货物吞吐的枢纽,更是掌控物流命脉的关键棋子。
他沉吟片刻,终於頷首:“成交,不过,我要用一部分股票来折价!”
“可以!”
当初以小几亿资金拿下和黄集团,转手两个码头套现十五亿现金,不仅置换到澳门娱乐公司股权,还保留著市值突破五十亿的核心资產。
前世李黄瓜倒卖港口便被媒体捧为“李超人”,那自己这齣资本腾挪又该如何评价呢?
不过,九龙仓股票李黄瓜持有5%份额,按当前总市值85亿计算,这部分股权价值4.25亿。和记黄埔方面他掌握著3%股份,以该集团135亿市值折算,折合4.05亿港元。两项相加已达8.3亿,剩余款项仅需补足七千万。
也就是说,李黄瓜其实不用掏出很多现金。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真相。李黄瓜早年购入这些股票时,两家企业的股价尚在低位。
何风云掐指估算,对方实际投入成本最多不超过三亿,甚至可能压到两亿五千万以內。
看似被动的李黄瓜,实际也在股权置换的算盘里藏了后手。
不过嘛……
李黄瓜也许能赚,但他何风云,绝对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