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先生,我先带你们去宿舍吧,你们把行李放下之后,咱们再去见领导。”陪同的军官对姜岳升说。
“行,听您安排。”姜岳升客气道。
军官开著吉普车带著他们开了大约三分钟,来到了一个居民小区。
小区门口的牌子上写著:“研究院专家一小区”。
小区里面全是二层的独栋別墅,小区內的道路整洁、安静,路两旁的绿化带上种满了高低错落的树木和鲜。
各家的庭院里也都是绿树繁,整个小区就像园一样。
不一会儿,军官便带著姜岳升和姜慧,来到了小区东南角的一栋別墅前。
“姜先生,大门是人脸识別的,我已经让人把您和阿姨的面部特徵输进去了,您可以试一试。”军官笑著对姜岳升说。
姜岳升听了军官的话,便凑近了门柱上的一个探测头,果然,听见“咔”的一声之后,门开了。
走进组织上给他们安排的別墅,姜慧別提有多开心了。
精装修的格调、厨房和客厅的布置、还有卫生间的布局,都是她喜欢的。
刚刚在路上经歷的缺氧和对新环境担忧的痛苦,现在被眼前的所见,一扫而空。
她做梦也没想到,这里的环境这么好,在有些方面甚至比她的老家大理还好。
基地研究院根据姜岳升以往的工作经验,把他安排在了研究院软体处二科。
姜岳升的顶头上司姓孙,同事们都喊他孙科长。
在与孙科长交谈后,姜岳升了解到,二科的研究方向,与他在洪志远研究院研究的方向,基本属於一个领域,都是机器人的人格化研究,只是这边的研究水平更高一些。
这天,正在工位上翻阅资料的姜岳升,被孙科长叫到会议室。
“岳升,你以前接触过机器人的运动模块吗?”
“还行,以前接触过一个警用机器人的运动模块,做了一些改进性的研发。”
姜岳升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洪志远研发中心的编程比赛中,取得过辉煌的战绩。当时他改进的主要內容,都是针对运动模块的。
“是这样的,潜航处那边有个项目缺人,想向我借一个懂机器人运动模块程式设计师,我就想到了你可能懂。”孙科长微笑著说。
“您怎么安排都行,反正我现在也没有具体工作,先去那边开阔一下眼界也挺好的。”
……
第二天,姜岳升便来到潜航处报导。
潜航处三科的段科长先简单给姜岳介绍了项目情况,便带著姜岳升直接来到了项目实验室。
乍一进实验室,姜岳升感觉有点像进了游泳馆。
在实验室的右侧,有两个较大的方形水池,面积差不多有二十多平米。水里面有几个看起来像潜航器一样的东西,好像正在测试中。
还有三个像鱼缸一样的透明水池在地面上,其中有一个透明水池里面有一条巨大的鱼,体长接近三米。
姜岳升定睛一看,那条鱼的身体竟然是半透明的,鱼肚子里还有一些设备。
看来这条“鱼”应该是一条仿真鱼。
段科长带著姜岳升走到盛著这条仿真鱼的透明水池旁,指著大鱼对姜岳升说:“姜工,请你来就是帮我们完善一下它的运动模块。”
“哦哦……”
姜岳升第一次见到这种鱼形的机器人,好奇心立刻上头了,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他完全没想到,在这茫茫戈壁里,还可以搞海军方面的研究。
“这是一种仿真鱼潜航器,有侦查和鱼雷两个系列。这个是侦查系列里较小的一个型號。”段科长给姜岳升介绍道。
姜岳升听到这儿,开始在心里琢磨,这是最小的型號,都有三米长,大一点的型號应该有多大?
段科长接著说:“小姜,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它的速度。因为欧洲那边有一个国家,把同级別的型號的航速搞到了七十海里,而我们的一直超不过五十五海里。海军方面对我们很不满意,给上面打了好几次报告,打算从欧洲那边高价进口,然后让我们仿造。”
“哦哦……”姜岳升点头,表示听懂了。
“咱们堂堂华夏国的御林军,哪好意思仿造人家的?对吧?”段科长半开玩笑地说。
“对对!”姜岳升笑著附和道。
“我们经过反覆研究、测试、改进,在动力上、外形上、外皮阻力上,都达到业界的最高水平,但是速度就是上不去。现在我们怀疑,问题可能出在运动模块上,也许是算法不行。”
“哦哦……”姜岳升一边听,一边不停点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来了很多人,希望群策群力、大家一起攻关,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段科长说完,又带著姜岳升来到旁边的一个房间,指著桌上的一台终端说:“你可以在这个终端上查阅相关资料,但是不能录像,也不能拍照,更不能把资料带出去。”
说完,段科长帮助姜岳升在这个终端上完成了人脸识別认证。
“我们这儿也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要求,你可以自己安排,有什么事隨时找我,我基本上天天就在这里。”
段科长又带著姜岳升来到另外一个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是水洞实验室。”
“水洞?”姜岳升以前只听说过风洞。
“听说过风洞吧?”段科长笑著问姜岳升。
“听说过。”姜岳升点头道。
“风洞是用来做飞行器气流实验的,水洞就是做船只水流实验的。”段科长解释道。
“哦……”
姜岳升扫视了一圈,周围有很多粗细不等的管子,看来都是做水流实验的。
“以前我们给这个潜航器做了很多水洞试验,都有试验报告,你在那台终端上都可以调阅。”
姜岳升一下子就被潜航处三科的这个实验室迷住了,他觉得这才是他真正喜欢的工作环境,有真傢伙、有试验环境、有资料。
“真是太棒了!”姜岳升情不自禁地讚嘆道。
姜岳升觉得,既然是运动形態的问题,那就应该先看看以前水洞试验的实验结果。
於是,他先到那台终端上去调阅以前的水洞试验报告。
让他震惊的是,这个实验室的人以往一共给那个潜航器做了一千二百多次水洞试验,最早的是三十多年前做的,那时他还没有出生呢。
看来这种仿真鱼潜航器早就在秘密研製了,只是外界不知道而已。
由於实验报告太多了,他只调出来近期的几个试验报告看了看。
看了半个小时后,他的一颗壮志凌云的心,很快就被浇灭了,变得心灰意冷起来。
他越看越鬱闷。
他发现,他基本看不懂这些报告。
因为这些报告上面,都是流体力学的各种参数、公式和数据。
什么涡流、粘附係数、空泡什么的,他就像看天书一样,根本不知所云。
看不懂人家的资料,怎么帮人家呀?
孙科长为什么让我来帮忙呀?这不是给人家添乱吗?
我是不是应该早点跟孙科长坦白,说我不適合这个工作呀?
姜岳升无比沮丧地、静悄悄地离开了实验室,他生怕有人跟他打招呼,因为他感到很害臊。
回到家中,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干这个任务,因为似乎这里涉及的知识太多了,不知道他能不能在短时间补齐。
他打开电脑,开始在ai上搜索流体力学相关的基础知识,看了看之后,还是看不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