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即使布兰登堡和巴伐利亚的联合施压,也不能动摇哈布斯堡家族的霸权地位,皇帝再次拒绝了两位选侯成为国王的意愿。
“选侯陛下,瑞典使节求见。”
在腓特烈三世愤怒到红温的时候,他的侍卫向他通报了有人来访的消息。
“瑞典人?”腓特烈的语气有些冲,显然还没有从刚才的愤怒中冷静下来,“瑞典人来找我干什么,他们是来討饭的?告诉他们,布兰登堡不是富裕的萨克森,这个年头,哪怕是容克家也没有余粮啊!”
“殿下,他说可以帮您成为国王!”侍卫报告道。
国王!我要成为国王,將这个头衔在霍亨索伦家族中传下去!可是,瑞典人要怎么帮我成为国王呢?
“为我与尊敬的瑞典使节安排场会面吧,我想,共同信奉路德宗的瑞典与布兰登堡,没有理由不加强双方的外交联繫。”
腓特烈三世忽然转变了对瑞典人的態度。
经过数小时的会谈,双方心满意足的走出会议室,临別时,腓特烈三世紧紧的握住瑞典人的手,上下摇摆,嘴里重复著“波兰”“波兰”的词汇。
不久后,一名胆大心细的布兰登堡档案馆员,在整理文档的过程中,注意到1657年布兰登堡与波兰签订的比德哥什条约里,有个条款从未履行。
在当时,波兰答应向布兰登堡割让维斯杜拉河出海口的埃尔布隆格城,或者支付40万卢比以赎回该城。在此之后的四十年里,波兰一直没有履行该条款,布兰登堡也在无尽的爭执与拖延后,逐渐遗忘了这件事。
可既然现在这个条款被人们重新提起,腓特烈三世为捍卫布兰登堡的利益,就不能不用剑来迫使波兰人履行这一条款了。
利用萨克森-波兰军队依然部署在摩尔达维亚和波多利亚的机会,腓特烈三世亲自带领布兰登堡军队,进攻埃尔布隆格,在几乎没有流血的情况下,就驱逐了士气低落的波兰士兵,占领该地。
在外交照会里,腓特烈三世要求,奥古斯特必须履行在1657年的条款,要么允许布兰登堡占领当地,要么赔款40万塔勒。
作为波兰推迟四十年履行条约的代价,波兰还需要承认腓特烈三世的普鲁士公爵头衔升格为普鲁士国王。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承认普鲁士已经和波兰平起平坐,而不是波兰名义上的领地。
接到布兰登堡入侵埃尔布隆格的消息后,经歷种种挫折的奥古斯特终於放弃了继续围攻波多利亚的想法,他的萨克森-波兰军队行至波兰腹地,缓慢的开向普鲁士,只留下乌克兰南部无数遭到韃靼人焚毁的乡村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