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是各位大臣们,对科举改革方面提出的抗议奏疏。”
仙居殿中,沐顷正手捧著书本,对照著地图,认真研究著。
在他对面,宋璟把一大摞奏章,放到了桌子上,开始讲这段时间遇到的问题。
灵宝之战后,被一番演讲收下来的长安军团,被改编成为神机营,返回长安等待下一步安排。
沐顷这段时间没在皇宫,去哪了,没人知道,凡是参与的人,各个守口如瓶。
沐顷可是下令了,要是这场战爭的消息泄露,引发了三千营叛乱,泄露者诛九族,其余人终身不得升职。
如此严格命令,自然没人敢冒著生命危险,把消息透露出去。
回来以后,沐顷就让王海宾带著三千营前往了辽东区域,为下一步扫平契丹做准备。
“陛下,您在听臣讲吗?”
吧唧吧唧说了半天,口乾舌燥的宋璟,见沐顷只是偶尔点头,连看都不看他,大部分视线都停留在地图和资料上,有些不爽的提高了声音。
“听著呢,不就是他们不想丟掉手中推举的权利,不想让河北的那帮人,跟他们抢朝廷的官职吗。”
目光依旧没有离开草原地图的沐顷,隨口回了一句。
这种情况他早就有预料了。
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其实早在大唐建立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当年魏晋南北朝时期,说是两个朝廷在打,其实是河北集团和关陇集团的战爭。
两方打了这么多年,早就遗留下了深深的仇恨,隋朝时期互相下个绊子,坑著对方较著劲。
到唐朝,河北势力好不容易拉起了一个李建成,结果被关陇代表集团的李世民给搞下去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这么多年来,朝廷一直向北方加税,完全是北方集团养著整个大唐。
一个国家,让一方当冤大头,人家自然不愿意。
本来科举让双方还有点缓和,结果武周以后,科举成为了南方世家的玩具。
每年进入官场的人全部都是南方集团,北方已经彻底的被拋弃了。
著我的钱,还不和我玩,真当老子是冤大头啊。
再加上李隆基一番骚操作,彻底將南北对立推到了顶点。
安禄山自然而然的站了出来。
哪怕后面安禄山死了,叛乱依旧没有停下,一直到大唐覆灭。
一部炎黄书,半部世家史。
宋朝之前朝廷斗爭,大部分都是这两个集团搞出来的。
“额。”
宋璟愣了一下,敬佩的拱了拱手。
他当了这么久的官,伺候了四代皇帝,能把这事看透的,也只有眼前这位。
“那不知陛下有何策略?”宋璟再次发问。
“啪!”沐顷把资料书扔在了桌子上,“你是科举总负责人,朕把这事交给你了,就是让你负责,这种事情你都来问朕,那还要你这个负责人干嘛,朕亲自负责不就行了。”
宋璟连忙低头请罪。
科举这种事情牵扯的人实在太多,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达不到那些世家的满意,他想安稳进行下去,真的很难。
见对方一言不发,沐顷皱了皱眉,开口道:“目前有哪方面的难处?”
宋璟暗暗鬆了口气,连忙回答道:“长安洛阳还好一点,但其他区域却对此表示有难处,拒不配合朝廷宣传,修建考场。”
“还有考官方面,摊派的那些官员,都以各种理由拒绝。”
“臣和他们交流过,他们还是希望,按照官员推荐来选拔官员。”
“广开科举,虽然能招收到更多的人,但品质良莠不齐,入了官场耽误事情是小,祸害了天下百姓,毁了大唐基业才是大。”
“呵呵!”沐顷听完忍不住一声冷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