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是韩东想多了。
他现在算哪根葱呀?
朱元璋又岂会將如此重要的问题,问他这么一个无足轻重之人?
而且,就算韩东是受仙人抚顶的福缘之人,就算他有一首出彩的临江仙傍身,那他也不过就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而已,哪里有那么的多见识和能力?
朱元璋问皇孙如何,其实也就是想了解一下朱允炆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態度,尽一下长辈关心晚辈的心情。
韩东小心回道:“皇孙善良好学,就是文弱了一些。”
朱元璋嗯了一声,“文弱了一些,你就加强一些。当年朕教育懿文太子和诸王之时,就曾让他们穿著麻鞋,裹上缠腿,像普通士卒那般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步行。”
“如今到了皇孙这一代天下承平,他们也鲜有能吃苦的机会。你作为皇孙武略先生,补上了这一块的缺失,朕很欣慰。”
韩东听完这些话后,心里也鬆了口气,看来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韩东又拜道:“小人遵旨。”
接著朱元璋又看著韩东问道:“听蒋瓛说你好像还没有表字?朕赐一个表字如何?”
韩东噗通一下就跪了,激动道:“小人惶恐!”
同时在一旁的华服带刀侍卫和一边的蒋瓛,也不由將目光又一次聚焦在了韩东身上。
两人都带著震惊和羡慕之色,可见朱元璋这句要赐韩东表字的话,是何其之重?
要知道一般人的表字,差不多都是长辈或先生给起的。
现在朱元璋要赐给韩东一个表字,这岂不是说他已经將韩东当做晚辈来看待了吗?
朱元璋笑道:“不必惶恐,你单名一个东字。朕就赐你表字为『东来』,寓意为紫气东来,也算是符合你受仙人抚顶的故事。”
听到东来这俩字,韩东心里也不由一声吐槽,幸好老子不姓胖,要不然不就是胖东来了吗?
韩东对著朱元璋又是一拜:“谢皇上赐字,小人以后就是韩东来了。”
朱元璋又笑道:“以后也不要在朕面前自称小人了,称臣更体面些。”
韩东再拜:“臣遵命!”
朱元璋看著韩东拜完,又说道:“好了,让蒋瓛送你回去。”
蒋瓛立刻称是,韩东又拜道:“臣告退。”
等到蒋瓛和韩东从山巔凉亭离开之后,朱元璋又看著一旁的华服侍卫道:“增寿,你觉得此子如何?”
华服侍卫,正是中山王府的三公子徐增寿,他早年就被朱元璋选为了勛卫带刀侍从,一直都伴驾左右。
徐增寿回道:“臣觉得他很聪明,也很有分寸,一点都不像是十七八岁的少年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