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一笑,“这不也恰恰说明了他有天授之才?一个自闭痴傻了十几年的小傢伙,一朝开慧,就有如此才学和智慧,当真非凡人也!”
接著朱元璋又感慨道:“有这样的人教导皇孙,朕很安心。相信標儿的在天之灵,也能安息。”
徐增寿默然一拜,没有再继续回话,同时心里也不禁想起了昨日燕王找他说起的事情,似乎燕王也很看重这个叫韩东的少年。
看来是要找个机会好好的和韩东接触一番,看看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朱元璋又在凉亭里站了一会儿,快到晚风將起的时候,他也转身离开了此地。
而也就他刚刚离开不久之后,就有一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工匠,迅速至极的就將之前朱元璋所在的凉亭拆除的一点不剩,仿佛是从来都没出现过一样。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子丧期满至一月,金陵內外为太子服丧而暂停的祭祀礼乐,以及民间婚嫁之事,也都得以恢復。
虽然秦淮河的红灯区还要再煎熬一个月才能开门营业,但是其他的地方,也渐渐开始恢復到了“歌照唱,舞照跳”的往日气息。
同时隨著韩东临江仙名气的越来越大,望江楼也终於寻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准备遍邀金陵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有名有姓的文人墨客,再在望江楼举行一场更加盛大的诗会,並一举將望江楼的名气也抬高到四大名楼那般。
而作为此次诗会的重量级嘉宾,韩东肯定也是率先得到瞭望江楼的诚挚邀请。
这一天望江楼的掌柜徐安国亲自登门到了韩东家里,向韩东发出邀请,要和韩东先见上一面,聊一下诗会的细节问题,顺便再增进一下感情。
韩东本来是要装一下,矜持一下的。
但一想到望江楼的身后乃是中山武寧王徐达大將军的大明第一勛贵的徐家,这样的大粗腿,平时想抱都抱不上,韩东现在虽然也有点名气,但又岂能给脸不要脸?
所以,韩东就不装了,也不矜持了,直接就答应了徐安国的邀请。
徐安国看著韩东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脸上也笑出了菊。
徐安国道:“既如此那就不打扰韩公子温书学习,明日小老儿在望江楼恭候大驾。”
韩东也不託大,对著徐安国也是回礼一拜,“多谢徐掌柜,到时小子一定准时到望江楼。”
和韩东確定好了明日在望江楼的时间之后,徐安国也没有立刻回到望江楼,而是直接去了徐三公子徐增寿在秦淮河下游莫愁湖处的別院雅筑。
此刻徐增寿也悠閒自得的在自己的这处別院雅筑的一处亭台前,放著葡萄美酒,撑著伞盖小几,坐在一张黄梨小椅上,看著水面上的鱼漂,垂钓著一根鱼竿,日子过的好不愜意舒適。
徐妙锦古灵精怪的从后面出来,到了徐增寿旁边乖巧的像个知书达理的淑女一般坐在徐增寿边上,央求著徐增寿,“三哥你最疼我了,明天带我出去玩好不好?”
徐增寿头都不回的看著水面,呵了一声道:“带你出去玩,然后你再偷跑,接著再把自己掉到山沟沟里?你当大哥真的那么好说话吗?他要是发起狠来,真的敢把你腿打断!”
“所以,我劝你还是安安分分一些,莫要再想著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了,好好的学一学女红,將来也好找个好婆家。免得嫁不出去,成了中山王府的老姑娘!”
——————
新书需要各种支持,各种数据。
还望走过路过的各位大老爷不吝赐教,给点票票,给点支持,多多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