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那道省联赛的中档题,如同拦路虎,横亘在眾人面前。
数字和符號交织,排列组合与容斥原理纠缠,看似熟悉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却构建出异常复杂的逻辑迷宫。
十分钟过去,教室依旧没有学生抬头,没有人做出来。
笔尖划过草纸的声音稀疏而犹豫,那怕是竞赛生也只能盯著题目发呆,少数几个低声和身旁同学討论。
真不怪这个些尖子生做不出来,实在是他们尝试各种常规方法,分类討论、逆向思维、捆绑法、插空法,可惜每条路都走不通。
把顾学文当做“敌人”的李明宇已经急出了汗,不过为了心中执念,他紧咬著牙,草纸上写的密密麻麻,他不信算不出这道题。
他依稀记得大舅讲过解题思路,而且不止一种,只是每种都不简单。他迫切地想在眾人面前,尤其在顾学文面前解开这道题,证明自己的实力。
可惜越是著急,思路越混乱,越混乱手都不听使唤,明明抓住了些头绪,却总在关键时刻卡壳。
李明宇烦躁的摇了摇头,眼角的余光下意识瞟向侧后方。
他的“敌人”顾学文,还是那副死样子,低著头面无表情的在纸上写个不停,看不出是真有思路,还是装模作样。
吴建国背著手,在教室里来回踱步,学生们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知道这道题的难度,对於这些刚接触竞赛或者基础尚浅的学生来说,確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他要的不是標准答案,而是想看看在压力之下,这些尖子生所展现的韧性和思维的灵活性,那怕有一个学生有一个闪光点也是大有收穫。
扫了一圈,发现没什么收穫,最终目光停在顾学文身上。
对於顾学文,吴建国其实抱著前所未有的希望,不过希望不是现在,而是一年或者两年后。
没有高中底子,想弄明白黑板上的题无异於天方夜谭,是不可能的。
令吴建国欣慰的是,顾学文从头到尾专注,是平常心。面对这道真正的联赛难题,他依然平静如水。
不过,欣赏归欣赏,他还是准备给自己的爱徒一点难堪,想让爱徒知道奥赛和普通数学的区別。
“顾学文同学。”
唰……
下一秒,全班的目光聚焦在顾学文身上。
几十个竞赛生眼中满是惊讶、疑惑、不解……
吴老师这是点他回答?这道题连高二的尖子生都做不出来,让一个初中毕业生回答?
这不是故意这个顾学文下不来台吗?
不是传说这个顾学文是吴老师的“关门弟子”吗?
这么看好像不是啊!
李明宇更是精神一振,嘴角控制不住的向上扬起,心中冷笑。
来了,终於来了!他要看看,这个“满分状元”怎么应对。是直接说不会,还是胡言乱语一通,然后灰溜溜地坐下?!
顾学文听到自己名字,也是一怔,他抬起头,在眾人注视中平静的站了起来。
几十双眼睛带著玩味盯著他,这种情形,换成一般的乡下少年,恐怕早都手足无措,但在顾学文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眼神依旧清澈镇定。
抬眼看向黑板上的题目,顾学文思考起来,大概也就十几秒,有些学生已经开始不耐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