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標饭店。
待鞭炮燃放完毕,一眾亲戚便纷纷开口,说一些祝饭店“开业大吉”“生意兴隆”之类的吉祥话。
官德標夫妇笑容满面的招呼著亲戚们进去就座,身为厨师的邓允贵早就得到了吩咐,便进入厨房开始忙活起来,今天请亲戚们过来庆祝饭店开业,肯定是要请亲戚们吃顿饭的。
陈小兰、陈大嫂和邓昌莉这三个服务员,也忙著泡茶洗菜以及给厨师打下手。
就在一眾亲戚被请进去就座的时候,被鞭炮声吸引过来的一位中年人看向官德標,问道:“阿表,你是这饭店的老板吗?”
“是的阿表,我就是这家饭店的老板。”
官德標脸上掛著笑容,对那些凑过来看热闹的人说道:“各位阿表,我姓官,今天是我饭店开业的大喜日子,为表庆祝,我决定接下来三天,来我饭店吃饭全部打八折,希望各位阿表互相转告,谢谢大家。”
当即又有人问道:“官老板,来你饭店吃饭,要不要票证啊?”
官德標笑道:“不用,只要有钱就行。”
听到这里,之前开口的那个中年人就有些心动了,他的经济条件在村里算是很不错的了,每个圩日都会在猪肉行的粉摊那里弄盘小炒,然后就著米粉美滋滋的喝个二两酒。
不过,粉摊毕竟只是粉摊,虽然也提供各种小炒,但这些小炒只是简单的猪肉猪杂,然后搭配不同的蔬菜炒出来的,比如说猪肉炒芹菜蒜,猪肉炒洋葱,猪杂炒青椒等等。
这类似的小炒吃多了,总想换换口味,只是想在这样一家小小的粉摊吃上鸡鸭或其他菜餚,那是不现实的。
他倒是想光顾一下供销社饭店,以他的经济实力也吃得起,但去供销社饭店吃饭是要票证的,他可没有这玩意。
如今,这新开的饭店只收钱,不要票证,倒是挺不错的,就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
想到这里,中年人再次开口问道:“老板,来你这饭店吃饭贵不贵啊?”
官德標微笑道:“我这里毕竟是饭店,价格方面肯定比猪肉行的那些粉摊要贵一些,不过跟供销社饭店相比,来我这里吃肯定是不贵的,小兰你把菜单拿出来,让大家都看一看。”
“好的。”
小姨子应了一声,便拿出了好几张菜单,分发给围观的群眾。
中年人接过其中一张菜单仔细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著白切鸡9.8元/斤,白切鸭6.8元/斤,白切猪肚8.8元/斤,牛肉炒葱8元/份,红烧肉6.8元/份,猪肉炒芹菜蒜3元/份,猪杂炒青椒3元/份,猪肉炒竹笋3元/份,猪肉炒洋葱3元/份,葱煎蛋3元/份,竹笋线3元/份,油炸生1.5元/份,凉拌木耳1.5元/份,山水豆腐1.5元/份,清炒时蔬1元/份。
除此之外,还有酒水的价格,各种汤的价格。
这价格正如老板所说的,確实比粉摊的价格要贵一些,但相比起需要票证的供销社饭店,確实不算贵。
一个人吃的话,搞个白切再来个素菜,再配上半斤白酒,也就几块钱而已,这消费对於中年人来说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更何况,老板刚刚还说了,饭店开业前三天,还有八折优惠呢!
想到这里,心动的中年人便大声说道:“服务员,我要点菜。”
终於有食客要点菜了,一直等待著的陈小兰当即迎了过来,满脸笑容的说道:“阿表,请进来坐,这边是大堂,这边是包厢,你想坐哪里都行。”
“就坐在大堂这里吧,热闹。”
“好的,里边请。”
看到中年人进去了,其他一些看到菜单的人也有些心动了。
现在已经是1990年了,虽然个十块八块钱吃顿饭对於大部分农村人来说还是有些奢侈,但这不代表他们消费不起,在场围观的人基本都没在饭店吃过饭,如今个几块钱就可以进饭店吃顿饭,想想也挺值得的,等回去了还可以跟村里人吹吹牛逼。
想到这里,当即就有人昂首阔步的走进饭店。
仅一会的功夫,就有七八个食客进入饭店,也算得上是开门红了。
其余的围观群眾倒不是不想进去吃饭,只是对於他们来说,几毛钱去粉摊吃碗粉,可比几块钱进饭店吃饭划算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