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哥,我可能是算错了,你等我再算一遍。”
说著,陈小莲便拿著计算机,仔仔细细的又算了一遍,结果发现营业额还是刚才那个数字,不由得满脸惊喜的说道:“我的天啊,今天的营业额竟然有452块钱,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官德標倒是不意外,笑道:“我倒是觉得很正常,光是刘九婶等几个媒人带来的人,就贡献了一百八十多块钱的营业额,如果减去这一百八十多块钱,其实营业额也就比上个圩日多一点而已。”
陈小莲佩服道:“標哥,你真厉害,竟然想出了跟媒人合作的办法。”
被老婆这么一夸,官德標也在为之前的灵机一动而感到得意,前世还没有哪家饭店走过与媒人合作共贏的经营路子,他跟各村的媒人合作算是开创饭店经营的先河了。
而效果,现在已经看到了,真的比想像中还要好。
哪怕为此让出了一成利润,那也是非常值得的,如果前世他能想到这一招,那他的饭店也不至於会开不下去。
心中感慨了一番,官德標才笑著说道:“现在我们饭店的名气已经传出去,生意也稳定下来了,是时候搞夜宵了。”
陈小莲问道:“標哥,做夜宵的话,还需要准备什么?”
官德標道:“该准备的我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等明天姐夫送一些田螺来,我先教三舅怎么炒田螺,等三舅学会了,咱们的夜宵摊就可以开业了。”
陈小莲惊讶道:“你还真懂得怎么炒田螺好吃啊?”
官德標笑道:“当然是真的,这是要用来做生意的,哪能开玩笑啊!”
陈小莲好奇的问道:“这个你是跟谁学的啊?”
官德標道:“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整个双旺,炒田螺没人能比得上我。”
陈小莲见状也就不再问,转移话题道:“阿文看家门的日期定下来了。”
官德標问道:“什么时候?”
陈小莲道:“后天,到时我们都得回去。”
“后天不是圩日,有三舅他们在,就算我们回去了也不影响做生意。”
说到这里,官德標问道:“既然要来看家门了,那身价钱肯定都谈好了,不知道女方那边要多少身价钱?”
陈小莲道:“听婆婆说是500身价钱,还要一台缝纫机,另外女方陪嫁一辆单车。”
“看来女方的父母还是挺好说话的。”
官德標不由得称讚了一声,双旺乡这边的身价钱,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普遍就要两三百块钱了,另外还要几百斤谷,至於缝纫机基本是標配了。
毕竟八十年代的农村,衣服基本都是买布回来自己做的,只有少数人才会钱去买成衣,而只要做衣服,那缝纫机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因此,每一个会做衣服的姑娘,在结婚的时候都会要一台缝纫机。
值得一说的是,要来的这台缝纫机,不是像身价钱一样给娘家,而是留在婆家这边给自己使用的。
如今,已经进入了九十年代,女方身价钱只要500块,还陪嫁一辆单车,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不像一些女方父母,嫁女如同卖女,身价钱要得极高不说,另外还要这要那的,恨不得把男方家的血都吸光。
陈小莲赞同道:“女方的父母確实可以,看来阿文这个对象是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