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来不及变旧的照片  最小说(2012年12月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8章 来不及变旧的照片

文/vermouth

1.

总是不自觉地对那些过气的旧东西情有独钟,那些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品总是引起我拍照的莫大兴趣。电影票根、挚友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成绩单、书信,甚至是一颗纸折的爱心,因为当初摺纸的人太特殊,我就刻意拍摄相片留下来,仿佛这样子就可以保存当时那份难忘的心绪。自己犹如拾荒老人一样採集所有生活中的碎片,並且专门拍摄大多数人会隨意丟掉的东西。毕业时整理旧物,从纷繁的相片中发现了一张当年前往南京的高铁票根,淡蓝的顏色勾起我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捨不得丟弃见证自己每个成长阶段的证物,或许也是某种个性使然。

当年自己疯狂地迷恋 nba,几乎每场比赛都要翘课去看直播,有时候碰到清晨的比赛,在宿舍来电之前便起床洗漱,打开电脑等待宿舍来电的一刻。每到这时,宿舍的同窗便会懒洋洋地抱怨说:“你期末考试的时候都没有现在勤奋啊。”

后来在 nba论坛中幸运地抽中了某 nba球星中国行的门票,辗转反侧几夜,终於瞒著家里买了前往南京的车票。

四个小时的旅途,邻座阿姨关切地问我:“你一个人去南京吗?”

“嗯。”

“年轻真好啊。我年轻时候也同你一样,背著一个小包四处旅行。你看,我曾经每到一个地方,就去当地打一个耳洞。”

我看著那位阿姨,应该已到了不惑之年,走形的身材,穿著隨意搭配的宽大运动服,脚下踩著已经开始褪色的人字拖,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她右耳上密集排列的耳洞。

“年轻的时候总会做些疯狂的事情吧。”我笑著说。

“如果年轻的时候不疯狂,难道要等到年老色衰时再去疯狂吗?”

接下来我们谁都没有再接话。我扭头望向窗外,南方的天空不比北方的辽阔,低矮的云团交错掺杂在头顶,时下时停的雨滴落在车窗上画出一道一道的水痕,就像青春里的每一场旅行,你永远不知道在终点会看到怎样別致的风景,所以才不想停下脚步。

我与论坛里的一个河南姑娘分到一个房间,她刚刚高中毕业,张口便问我:“姐姐,你什么时候回程。”

我说:“我也不知道。”

她惊讶地看著我说:“不怕耽误课?而且票源好紧张。”

“不怕。如果每次旅行都要考虑那么多东西,就会错过好多风景啊。”我一边换台一边回应她。

说出这样的话,我坐在床上愣了一下,隨即掏出手机,发简讯给 y君——我以前同你旅行时是不是总会想太多?

不多时,他回復我——可不可以不要再打搅各自的新生活了。

我挠挠头,摆出一副苦恼的表情。每段青春里的觉悟总是不能感受於当时,而只能渗露於久远的日后。

第二日,南京龙江体育馆,大雨滂沱。

我挤在论坛排队领票的队伍里,因为人太多,伞打得歪歪斜斜,时不时有硕大的雨点滴在脸上。那时拿到票后,把门票紧紧地贴在胸口,生怕雨水洇湿了票根,直到坐进体育馆內,用相机留影拍照后方才鬆了一口气。有时我会想,拍摄这些与生活相关的对象到底有何意义?或者如果不去拍摄的话,生活会受影响吗?其实生活丝毫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只可惜少了一种记录成长的方式。这些生活的碎片归根结底就是自己的记忆,所以才突显得弥足珍贵。

数千人挤在一个窄小的体育场中,空气浑浊沉闷。这样的活动好似话剧,每个人都费尽心思地想要討得主角欢心。身旁的河南姑娘早早举起大牌子,身后的论坛区集体戴上了京剧面具,vip区的观眾开始调试相机,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地等待球星出现。

开场便是 nike篮球活动的总决赛,双方队伍打得激烈,但观眾皆无心观看,在比赛刚刚打完第一节,场內不知谁带头,喊起了“mvp”。接下来 mvp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我举著 led的小牌匾混在人群里同样声嘶力竭地吶喊。那种感觉就像是把青春里所有的难过、欢乐、放肆和追求都喊出来,血液奔腾回流在身体里,畅快淋漓。

事后,我在归途的列车上翻看当日的录像。颤抖的画面中能听到自己的喊声,由尖锐变成沙哑,由大及小,然后在球星出场的烟雾中激动得哭出了声。也许这就是青春中最楚楚动人的部分,赴约一场毫无准备的旅行,从陌生人群中找到共鸣,独自背著行李行走在大街小巷,为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放声痛哭。

2.

大学时候和 y君分居两地,一个南方一个北方。那时还没有兴起电话和网上订票,也没有高铁和动车,每逢节假日,便会早早去火车站排队买票。学生时代的生活费很紧张,每次只能勉强支付起硬座的价钱,在硬座车厢里和形形色色的人聊天,有人抱怨生活的困苦,有人谈论未来的理想,有人困於经济的窘境,有人满足现状的平稳,车厢是与学校脱节开的世界,所有的旅程就在这些熙熙攘攘的声音中度过。而到达目的地,在人群中看到那个熟悉的面孔时,所有旅途的疲惫和不堪都一鬨而散,只剩下那些甜蜜的重逢小心情。

这就是那段时间独有的记忆,嘈杂的火车站、汗水的咸腥味、拥抱、牵手,最重要的是那颗不计较任何得失的单纯的心。

这样的旅途持续了两年,也许沿路的风景都被看腻,y君在一通电话里对我说:“我们分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