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日本陆军自热河事变后便对xx恨之入骨。
就这样,一场起因於马匪的闹剧,逐渐演变成全面战爭的滔天蝴蝶效应。
“首相阁下,难道任由陆军胡作非为?照此下去,真要开战了!”
“......我已要求xx就此事作出解释与赔偿。暂且等他们的答覆,再做决断吧。”
然而,时任日本首相的冈田启介既未能制止,也无法约束。
他原本是继斋藤实之后的海军出身,被寄望能压制同样狂躁的陆军,却因毫无政治资歷与威望,根本无法掌控局势。
换言之,在平和之世或许无妨,在乱世之中却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人。
“首相阁下!xx拒绝了我们的最后通牒!”
“嗯......!”
听闻属下的报告,冈田只得发出一声低沉嘆息。
这样的结局,本就意料之中。
......
“开战了!日本人打过来了!”
“妈了个巴子的!那些奸诈的小鬼子,竟然编造这种瞎话,硬是要挑起战爭!”
与此同时,因为牟田口廉也在“满洲事变”之后再次投下的一颗火种,xx终於迎来了与日本的全面战爭。毫无疑问,全国上下既有对日本的滔天愤怒,也有对救亡图存的深切豪情。
而某个光头也不敢例外。
死心不改的他在不久前,终於在各方压力之下,“被通电全国”,表示將共同抵御日本侵略,共赴国难。
不过,这並非是因为光头想和解,而是因为他明白了一件事:山上的风太冷,身上的衣太薄。
“法肯豪森將军,此番还望您亦能援手。xx,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德意志帝国与同盟国的支持!”
“当然。我也已接到本国的讯息,绝不会坐视此事不管。”
接替马克斯·鲍尔,出任驻华德军顾问团长的亚歷山大·冯·法肯豪森,神色沉稳地答道。
自“满洲事变”后,日本不仅退出国际联盟,单方面撕毁《海军军备限制条约》,更是加入轴心国阵营,与德国彻底走上对立之途。
虽说战事比预想更快、更突然,但终究是预料中的局面。只要按计划从容应对便是。
“黑暗正席捲而来。若是败了,不止满洲,整个关內都將落入倭寇的爪牙之中!诸將听令——调动一切兵力,誓死挡住外敌,保祖国与百姓!”
“是!大帅!”
隨著强撑而起的xxx的命令,诸將领齐齐点头,山呼应诺。
这便是宣告战间期终结的——xx战爭的开端。
......
“总理阁下,为什么日本佬打仗,总得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呢?”
“日本本来就是那种傢伙啊,阿登纳部长。那帮傢伙只要被狠狠教训一顿就会害怕,然后主动来求和,但又是个能心安理得的偷袭率先发动攻击的国家。”
“这种蠢货......不,这样的国家真的存在吗?”
不幸的是,確实存在。
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个时代的日本,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
若不是把人命当作消耗品,又怎么可能明目张胆地搞那种毫无意义的自杀攻击?更离谱的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他们居然还把这种行为美化成所谓的“特攻”。
当然,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走投无路时,也確实搞过类似神风特攻的“易北河特遣队(sonderkommando elbe)”。不过,与日本不同的是,他们的目標是轰炸机,而且德国至少还试图让飞行员跳伞逃生。
当然了,用战斗机去撞轰炸机,飞行员怎么可能全身而退?结果自然和神风特攻没多少区別。
“总之,来自xx的支援请求已经送到了。”
“理所当然得答应,不过,现在还是难以派兵啊......”
汉斯的话让阿登纳点了点头。
眼下法国和苏联的局势都极不安稳,他们若贸然打著援助xx的名义介入xx战爭,未免太过冒进。
况且,胶州湾的东洋舰队才刚从辛普森港开始调动,还根本无法出动。
“而且我想xx自己也不会指望我们派兵。军官顾问团已经在那里了,眼下就先不要管什么顏色了,统一加大武器支援吧。
至於之后的细节,就交由阿登纳部长你去处理了,我得去会见英国和荷兰的大使。”
“英国和荷兰......您是打算封锁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出口?”
“没错。既然日本铁了心要对xx发动全面战爭,露出了獠牙,那我们也没必要再跟他们客气了。”
那么,就先从切断战爭资源开始吧。
这就是原本歷史上的“abcd包围网”。
当然,如今美国因內战而缺席,取而代之的则是德国,於是就变成了bcd2(british, chinese, deutsche, dutch)包围网。
“话说回来,既然战爭都打起来了,我个人倒是希望日本只专注於对付xx,可惜这种事是不可能的吧?”
“没错。相反,他们只会更加疯狂。不出多久,刀锋也会转向我们。”
原本的歷史中,日本明明和xx交战,却还是非要和美国开战,为什么?
正是因为xx战爭让他们的资源匱乏,而想要夺取资源,就必须南下东南亚。可不击败美国,南方之路就无法打开。
『在这里,恐怕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若是他们更加激进,倒也不好说。
“看来必须儘快强化东洋舰队的战力了。”
阿登纳的话让汉斯默默点头。
不过,这件事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
这场战爭怎么看都是日本的莽撞之举,法国那位执政官大人,怕是要被日本的突发行为搅得头疼不已吧。
“不过,这可不是我该操心的事。”
这是你们自己选择的日本。
就硬著头皮撑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