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国外的骚操作,唐愷表示要去諮询一些专业人士,没有立刻给出回復。
王拙也不多想。他充分相信以政府团结群眾的能力,要不了多久,就能找到能看出些端倪的人。
术业有专攻,他还是先忙好自己手上的工作,调查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
最近,他的逆生三重进度稳步提升。但修行这种事得按部就班,急不来的。就像健身的人不可能短时间练出一身腱子肉。
除非上科技。
王拙倒是不急,左右炁局还得找一段时间,而他的手上也不是没有其他工作要做。
尤其是最近,“第二现实”那边陆续有大项目上马。
先是一波来自高校的年轻人,搞起了一级探空火箭回收技术研究,试图让火箭飞到海拔50km以上,再像根竖起的筷子一样降落到地面上。
王拙已经看著他们摔了几十次了,最开始的时候,火箭甚至会水平拍在地上。这要放在现实中,失败这么多次,少说也浪费了几个小目標了。
另一波人就高端不少了,搞的是全流量液体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力很高,燃料需要经过增压才能注入其中。而要为燃料增压,最常用的结构就是涡轮。
可是涡轮也需要能量驱动,而火箭上能提供大量能量的,就只有燃料了。
出於种种原因,这部分驱动涡轮的废气无法完全燃烧,又很难回收,传统做法是將其排出,这就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而所谓全流量,就是將这些含能的涡轮废气完全收集利用起来,表现在结果上,就是发动机的推力更大、比冲更高。
这是第一批使用者中,王拙比较关注的两个团队。除此之外,小到航模无人机,大到海空跨介质飞行器,可谓是无奇不有。
这些平时不少钱的项目,如今只需百分之几的成本,就能在“第二现实”中反覆试验。
而王拙的工作,就是根据他们试验產生的数据,优化“第二现实”,提高结果的真实度。
说实话,这些项目虽有用武之地,但对王拙来说,都有些小儿科。
但事情的重点是,有源源不断的科研人员能藉此得到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水平。科技发展,总归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事。
就这么忙了小半个月,唐愷带著一个身穿道袍的老人找上了门。
-----------------
王拙见到张之维的第一反应是——好高。
王拙身高足有一米八多,但老天师明显还要比他高出一截,恐怕得有一米九了。
考虑到老天师成长的时代,虽然龙虎山上肯定不至於挨饿,但是饭菜的营养程度很可能比不上如今的普通人家......
这位老天师的身体条件,可以说一句天赋异稟了。
“呦,小伙子,修为不差呀。”
老天师一见面就表现出了一副对王拙很感兴趣的样子,“听说陆瑾那傢伙把逆生三重教给你了?老头子看起来,你的路子怎么好像跟他有点不一样呢?”
“哈哈,晚辈在陆老爷子教我的基础上,稍稍改进了一点。”
王拙说著说著,下意识觉得脸上一寒,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人一巴掌糊在地上一样。
“唔,真是难得。左门长的逆生三重居然还有改进的空间。”
老天师兴致盎然的上下打量著王拙,似乎能从他身上看出什么秘密一般,
“你小子,有大才,说不定將来真的能通天。”
王拙连连摆手道:“不敢当,不敢当。说到底,晚辈连通天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谈起这个实在为时过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