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坐忘道  甲子登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大殿之外这一番交谈论道,苏墨自是不知。

对他而言,入静修习並非什么难事。

將自己刚拿到的《清虚净神咒》与记忆里的《清静经》两相映照之后,他很快就领悟了这部法门的修习要义。

这坐忘之法的第一步就是“止念入静”。

常人思绪往往发散、杂念颇多,且难以受控。

而“止念入静”则是通过调节气息、整顿身心的方式来收束心神、摒弃杂思,以达到忘却肉身感受、忘却本我欲望,乃至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与《清静经》中的清静之意倒有些相似。

可在此之后他却犯了难,盖因这《清虚净神咒》中修行的第二步:凝念炼神。

这一步要求修习者聚拢思绪,凝炼念头,单纯以神念感应天地变化。

可本就是以“忘我”之法入的静,一旦尝试聚拢思绪,岂不就有了“我”之意识,隨后各种杂思杂念立刻纷至沓来,肉身感受隨之觉醒,外界草木摇动、甚至极远处的交谈细语之声钻入耳中,身下泥土湿软,鼻中嗅得周遭奇芬芳……

苏墨刚刚升起“聚拢思绪”这个念头,立刻就受到来自於內心和外界的双重干扰,被迫退出了入静状態。

他缓缓睁开双眼,不禁皱起了眉头:

典籍之上记载的修习之法自己已经完全掌握,这一点他有著相当自信。

可为何明明是依法修行,却仍旧遇到衝突矛盾之处?

莫非是自己哪里领悟出了偏差?

想到这里,他再次拿起膝上的典籍,翻至“凝念炼神”这一篇,认真研读起来。

……

冯济明退出大殿之后,再次返回院中巡查起眾人修炼状態。

可即便得了掌院教诲,却依旧心中好奇,不消一会儿,就又不自觉的行至方才位置。

凝炼神念乃是入门之法,自然不会太过复杂,內容也不多,约莫半个时辰过去,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还在对比手中两门功法的差异,但也有极少数只选了一门功法的,此刻已將典籍通读完毕,开始尝试修习了。

冯济明从沈玉珂与顾松青身旁走过,见此二人已合上典籍,正在调节气息,整顿身心,开始为入静做准备,不由暗自点头:

按部就班,不急不躁,方为正道。

而在二人身旁,姜鹿鸣已经闭目盘坐,气息悠长,虽尚未入静,但能摒弃周遭干扰,已是更进一步。

此三者以及先前见到的曾欢欢、裴万里等人,都是好苗子,均有望入今年的一甲名榜。

一甲名榜已有多年未曾超过一手之数了,可就今年所见,约莫有八九人都有望上榜,虽说上了此榜並不意味著一定能成为山中真传,可起点终归是比旁人高上一些的。

说不得今年这一批弟子中將要出几位才情卓绝之辈了。

冯济明心中宽慰,不自觉又將目光落到了苏墨身上,隨即神態也是一愣:怎的明明早已入静,这会儿又开始翻阅起功法来了?

可一看到对方手中典籍,他又立刻恍然:原来选的是坐忘之法。

他早已破入二境,对此等最是基础的凝念之法自然熟悉无比,当然也就知晓这部法门中的一道关隘。

此关隘倒非是什么刻意考校刁难,修习要义在典籍中阐述的清清楚楚,便是请教任意一位学师,所能做出的指点也脱离不了书中范畴。

可修行之道向来就是如此,天下诸多法统,哪一门不是將大道要义讲述的详尽透彻?

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真能领悟?

不说旁的,光是一境二境的门槛就能挡住九成九的人。

“悟”之一字说来简单,一旦跨过去,再回头看,不过是一道小槛。

可若越不过去,至死都是一座高山。

看著那位皱眉苦思的少年,冯济明嘆了口气:

掌院师叔方才所言果然不错,大道修行哪有什么一步快步步快的道理,再是才情卓绝之人,都有可能在一道小小关隘前枯坐寿尽,反之若能夯实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反而能够厚积薄发,说不得將来反倒能一窥大道妙音。

想明白这番道理,他也就不在此处停留,迈步走向他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