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又接著开口:“由此你们也能明白,即便同为內丹道,南派北派亦有如此迥异,更遑论这天下诸多法统,其中诸道修行之法更是大相逕庭,因此才有了如今的五境之分;
“五境之说近古便已有之,直至近代才逐渐兴盛普及,此划境之论將诸多法统修行阶段大体分为五个境界,好使互相之间有个大致的对应参照;
“譬如我南派丹道,筑基不入五境之分,入境自炼炁始,此为一境;
“而一境之后,如开宫辟府、破关开窍、黄庭炼丹这三个阶段,则统归入二境;
“三境则为金丹境,等孕育出道胎、元婴入驻紫府,则入四境;
“至四境之后,若能开得玄关一窍,便是三华归一,入悟道之境。”
讲到这里,李晚卿正色道:“境界之论便讲到这里,须知修行之道路漫漫,虽要看的长远,却更紧要脚下道路,等你们修为上去了,往后各境界的奥妙自会知晓,可若不能刻苦,只驻足不前,那即便是有大罗金仙传道,亦不过是蹉跎岁月。”
苏墨见他神色严肃,不由心中一紧,忙点头称是,其他几人亦纷纷应下。
“好。”
李晚卿点点头:“今日讲了我教道统、法脉、以及丹道筑基要义,你等均不可轻慢,现在,我要传你等筑基功法。”
说到此处,他身上突然散起一股威仪凛然之感,透露出些许锋芒。
九人闻言纷纷挺直腰背,脸上皆是露出期盼之色。
“我教七十二条传承,筑基之法更不知凡几,我参考鉴考司对你等的考校评价,大致指出几个修炼方向,你等亦可按照个人喜好倾向,选择心仪的法门。”
眾人闻言皆是大喜。
李晚卿又道:“具体指教我已传至各位山门玉牌之中,將神念探入,便可一观。”
见眾人纷纷掏出玉牌,他在桌上叩了叩手指,又道:“还有一事忘记提点,人体內景分属五行,服食灵炁当然要五行齐备、阴阳相济,但功法却是有所侧重的,这筑基之法亦有五行之分;
“你等若只修单行,自是不消多说,可若要修双行,须得看此二属是否协调,例如木火两行,以木性助火势,那是再好不过;
“可若要修木土双行,那土受木所克,修行起来自然寸步难行;
“至於三行、四行,其间关係则更为复杂,更无修炼之法,不说古往今来,便是上古年间亦从未有人修行此道;
“当然,双行修炼也有一些说法,譬如火为水所克,却亦能水火相济、调和阴阳,金为火所克,亦有纵火熔金之说,即便是我方才所说的土木二行,其实土中亦能滋养木性;
“这些都需你等日后自行感悟,当然,功法亦非不可更换改练,你们初入修行,勿要顾虑太多,多听、多看、多学、多想,等之后有了自己的见教,自然一通百通,到时再改换功法亦是不差。”
九人听完,自然应下,一一记在心中。
然后才听学师开口:“好了,你们自行观阅玉牌,挑选功法吧。”
苏墨掏出自己的小玉牌,先是平稳呼吸,以坐忘之法入静,聚拢起神念来,然后细细感应手中玉牌。
一列书录通过玉牌,出现在他的识海之中:
《青木內息功》
《乾阳功》
《玄黄经》
《少阴剑指》
《潮汐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