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刘伯温之子刘璟  大明盛世:逆天改命朱雄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武英殿,毛驤去而復返。

他抱拳稟报。

“陛下,诚意伯刘伯温的幼子刘璟,已查明。”

“现在应天府衙门里,任一小吏。”

老朱闻言搁下硃笔。

眸光深邃。

刘伯温的儿子……小吏....

他沉默片刻。

吩咐毛驤。

“把他带来,咱要见他。”

应天府衙门內。

日光透过斑驳的窗欞洒落在案牘上,刘璟正伏案整理著一摞厚厚的文书。

他身著青色吏服,袖口已有些泛白,却浆洗得乾净平整。

“刘璟!这份户册怎么还没誊完?”

一名胖吏员踱步过来,將一叠泛黄的旧册重重摔在他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溅出几滴。

刘璟手指微顿,抬头时已敛去眼底的倦色,低声道:

“王书办,昨日您交代的河工帐目刚核完,户册我这就——”

“磨磨蹭蹭,想不想干了!”

王书办冷笑打断,肥厚的手掌拍在案上,

“午时前必须送到通政司!耽误了上头的事,你担得起吗?”

邻桌几个吏员交换著眼色,有人阴阳怪气道:

“王书办彆气,人家可是『诚意伯家小公子』,金贵著呢!”

“哈!”

王书办夸张地掏掏耳朵,

“伯爷的骨头都朽了吧?如今小公子不过是个抄书的!”

眾人哈哈大笑。

鬨笑声中,刘璟指节攥得发白,却只沉默地蘸墨提笔,一言不发。

突然,应天府衙门外一阵骚动。

“锦衣卫办事!閒杂人等退避!”

一声厉喝如惊雷炸响,整个衙门瞬间鸦雀无声。

王书办脸上的横肉僵住,方才出言讥讽的吏员们,更是嚇了一跳,纷纷避开。

唯恐挡住这些煞星,被他们抓起来。

刘璟怔怔抬头,看见一队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鱼贯而入,为首的正是指挥使毛驤。

毛驤鹰隼般的目光扫过眾人,在看到王书办等人时冷哼一声:“本官奉旨办差,閒杂人等退下!”

王书办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躲到角落,肥硕的身子不住发抖。

毛驤这才转向刘璟,上下打量这个清瘦的年轻人——眉眼间依稀能看出诚意伯的影子,只是少了那份锋芒,多了几分沉稳。

“你可是诚意伯刘伯温之子,刘璟?”

毛驤声音刻意放轻,可是面容冷峻,语气带著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璟这才缓缓起身,长揖及地:“正是在下。”

声音平静,却掩不住微微发颤的尾音。

他不明白,为何锦衣卫要找他?

难道.....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悲凉。

毛驤点点头,侧身让出通道:

“刘公子,陛下口諭,召你即刻入宫覲见。”

满堂譁然!

方才还趾高气扬的王书办面如土色,他没有想到自己等人,天天欺负的人,有一天还得得到陛下召见。裤襠竟洇出一片湿痕。

刘璟愣了愣,整了整浆洗髮白的衣襟,深吸了一口气,对毛驤深深一揖:

“请大人稍候,容在下收拾案卷。”

毛驤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年轻人明知要面圣,第一反应竟是公务交接?

他不由想起刘伯温当年在御前也是这般一板一眼...可惜.....

“不必了。”

毛驤语气缓和几分,正色道,

“陛下说,即刻。”

刘璟深吸一口气,从案头取出一张纸条压在砚台下,上面密密麻麻记著未竟的工作。

经过王书办身边时,他脚步微顿,轻声道:“河工帐目已核验完毕,就在左手第三格抽屉。”

王书办早已嚇的瘫软在地,连头都不敢抬,根本不敢回话。

衙门外,毛驤看著刘璟挺直的背影,眼神中却露出一丝钦佩,这刘璟似有几分其父的样子了。

不多时。

刘璟跟著毛驤,步入武英殿。

他身著不甚合体的青袍,面容尚带几分青涩,但眉宇间却有股与其年龄不符的沉稳。

“刘璟,拜见陛下。”

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紧张。

老朱抬眼打量著他,心中念头百转。

这便是刘基留下的血脉么?

“刘璟,抬起头来。”

刘璟依言抬头,目光坦然,直视老朱。

老朱对上刘璟的眼神,心中那份对刘伯温的复杂情绪,此刻又翻涌上来,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愧意。

“刘璟,咱问你,你父亲的死,你可曾怨恨过咱?”

殿內气氛骤然一紧。

刘璟垂下眼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先父之事,自有公论,臣不敢心存怨懟。”

答得滴水不漏,既未全然撇清,言语中也未直接衝撞老朱。

老朱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年纪不大,却有几分他老子的真传了。

“好个不敢心存怨懟。”

“既然如此,诚意伯的爵位,你可愿继承?”

这诚意伯的爵位,无疑是天大的诱惑,是老朱是对他的试探。

刘璟却再次躬身,语气平静:“谢陛下隆恩。”

“然寸功未立,不敢凭先父之荫受此爵位。

臣愿以己身微末之力,为朝廷效命。”

老朱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讚许。

“这小子,倒有几分骨气,不像淮西勛贵子弟,只知坐享其成。”

那份对刘伯温的愧疚,似乎又深了一层。

“好!有志气!”

老朱的声音透出几分真心实意的高兴。

“来喜!”

候在一旁的来喜连忙上前应道:“奴婢在。”

“传咱旨意,擢刘璟为通政司右参议,正五品。

辅佐通政使张紞,总理四方奏疏。”

来喜恭敬道“是,陛下。”

老朱又转向刘璟,语气和缓了不少。

“通政司乃朝廷耳目,关乎政令通达,十分要紧。”

“咱打算对其进行一番改革,你年轻,头脑灵活,去给张紞帮帮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