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过包裹,入手很轻。
寄件人地址是东京练马区,而寄件人姓名一栏,清晰地写著四个汉字——车田正美。
拓也心中瞭然。
他向对方道了谢,拿著杂誌和包裹走进了电梯。
回到开发三组自己宽敞明亮的办公位,他先將杂誌放到一边,然后小心地撕开了牛皮纸袋的封口。
里面果然是一本崭新的《周刊少年jump》。
而这本jump的封面,瞬间攫住了他的目光。
湛蓝的背景下,一位身穿天马座青铜圣衣的少年,右手握拳,左手张开护在身前,摆出经典“天马流星拳”的起手式,眼神坚毅,充满力量感。
封面最醒目的位置,用加粗的字体印著——
“《圣斗士星矢》!卷头彩页!人气突破!燃烧吧,小宇宙!”
拓也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他快速翻到卷头彩页之后,开始阅读本周的连载內容。
故事进展到了星矢等人为了爭夺射手座黄金圣衣而参加银河战爭的初期阶段。
分镜的运用明显比最初几话更加流畅、富有衝击力。
人物的画风也更加成熟,尤其是在人体比例和肌肉线条的刻画上,看得出车田老师下了一番苦功,显然是听进去了他之前通过电话提出的一些建议。
剧情的节奏也把握得更好,既有热血的打斗,也开始逐步铺垫更深层次的世界观。
虽然因为他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圣斗士星矢》比前世晚了一个多月才开始连载,但从目前的势头和作品完成度来看,潜力似乎比记忆中更高了。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拓也將目光从《少年jump》移开,开始处理手头的工作。
《塞尔达传说》的发售虽然在家用机市场掀起滔天巨浪,但並未立刻浇灭街机厅里《饿狼传说》的热火。
动画每周稳定播出,片尾准时放出的“新角色出招教学”,就像是给这盆火不断添加新的乾柴。
与龙之子工作室那边的合作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进。
目前这一季的动画只製作了十三集,这个长度还不足以直接卖给美国的电视台进行播放。
双方正在加紧製作带有英文字幕和英文配音的录像带(vhs)版本。
世嘉美国分公司(soa)那边已经联繫好了几家大型录像带租赁连锁店和发行商。
他们的计划是,先通过录像带租赁、销售以及在世嘉自营或合作的街机厅內循环播放的形式,將《饿狼传说》的动画和游戏概念引入北美市场,试探水温,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推广做铺垫。
三月初,秋叶原的空气仿佛被《塞尔达传说》的热度点燃了。电器行和游戏店里,fc磁碟机和《塞尔达传说》成了最耀眼的明星。排队的长龙虽然已经消失,但那只是货源紧张导致的,销量依然十分可观,只是不再像发售当天那样夸张,但持续的购买力证明了任天堂这次的新硬体和新游戏確实击中了玩家的需求。
特別是那个“存档”功能。
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更深邃游戏世界的大门。
玩家们惊喜地发现,他们不再被限制在一次性的闯关体验里。
他们可以在广阔的海拉鲁大陆上自由探索。
每一次发现隱藏洞穴,每一次击败强敌,每一次获得新的道具,他们的投入都被磁碟机忠实地记录下来。
这种积累感,这种“沉没成本”,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著玩家的游戏习惯。
它培养了一种对游戏世界的归属感和依恋。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街机厅里《饿狼传说》的热潮虽然还在继续,但与《塞尔达传说》在家用机领域带来的那种“沉浸感”相比,显得更像是短期的、爆发性的狂欢。
另一方面,科乐美和南梦宫等第三方厂商的焦虑感与日俱增。
他们看著《塞尔达传说》的销量曲线稳步攀升。
他们也看到了任天堂通过“存档”功能构建的那道无形壁垒。
推迟发售的决定,让他们暂时避开了《饿狼传说》最锋利的刀刃。
但现在,他们又面临著来自任天堂家用机领域的新压力。
是继续观望?还是冒险在任天堂的两款重磅炸弹之间寻找夹缝生存的机会?
每一种选择都充满了风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