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走,救火去!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咱家当杨宜几时生出了这等泼天的胆子,原来背后站著这位『高人』!倒真是咱家看走了眼!”

他一边整理著御赐蟒袍袖口,一边嘖嘖有声,每个字都像淬了冰:

“原以为是个不知死活、只会死諫邀名的书呆子,没成想…竟是个敢在阎王爷头上动土、还能反咬一口的狠角色!这手『指鹿为马』、『反客为主』,玩得真是炉火纯青!漂亮!真他娘的漂亮!”

吕法每一个“漂亮”都咬得极重,嘴角却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咱家在宫里宫外活了大半个甲子,见过多少自以为聪明的蠢货?像他这般年纪,有如此狠辣急智的…確是稀罕!可惜啊…”

说著,他话锋陡然一转,杀机毕露:

“可惜他聪明用错了地方!他不在扬州好好筹粮,却非要把火烧到咱家的脚边!”

其实,吕法不知道的是,杜延霖又何尝愿意在南京这个龙潭虎穴立搅风搅雨?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被嘉靖帝这个老道士逼的。

杜延霖也想舒舒服服在扬州筹足粮草,回京復命。

有漕运总督王誥的支持,筹粮岂非事半功倍?

然而,若杜延霖查办贪腐只浅尝輒止,对幕后势力畏首畏尾,岂不正坐实了自己是那畏惧权贵、沽名钓誉的“邀直”之辈?

因此,杜延霖別无选择,只能继续深挖。

要么揪出足够分量的幕后黑手,要么……查到嘉靖帝满意为止。

当然,这一切都不足为外人道也。

却说吕法换好了御赐蟒袍,然后一甩蟒袍下摆,声音陡然拔高,带著掌控一切的决断:

“来人!”

厅外,几名身著褐色贴里的东厂番役头领应声而入,单膝跪地,杀气內敛:“请公公吩咐!”

“备车!快!”吕法语速极快,不容置疑:

“点齐衙门里最精干的番役!刀出鞘,弓上弦!要快!”

“遵命!”当头一人沉声领命。

“慢著!”吕法又叫住他,眼中精光闪烁:

“持咱家名帖,火速分送魏国公府与兵部尚书府!告诉国公爷和张部堂:留都重地,宵小作乱,构陷大臣,惊扰百姓!情势万分火急!请国公爷亲督一队京营精兵,张部堂调五城兵马司精锐,即刻赴南京外城戒严!记住了!是外城!”

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南京设守备厅,其权力核心由三大巨头共掌,分別是南京守备、南京守备太监以及南京兵部尚书。

南京守备通常由勛臣担任,是南京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代表了勛贵集团在南方的利益。

南京守备太监由內廷司礼监派出,是皇帝的亲信宦官,代表著皇权在江南的利益。

而南京兵部尚书通常加“参赞南京守备机务”,这也是南京兵部尚书从南六部之中脱颖而出、躋身南京“三大巨头”的原因。

而南京兵部尚书自然代表著文官集团的利益。

这“三大巨头”的势力此消彼长,明初勛贵势强,中叶转为守备太监主导,至晚明则文官势力崛起。

而在此嘉靖朝,正是守备太监吕法权势最盛之时。

而此时的南京城內,南京守备是开国名將徐达的七世孙、魏国公徐鹏举,兵部尚书则是嘉靖五年的进士、庶吉士出身的江西人张鏊。

而吕法此时向徐鹏举和张鏊发出“紧急戒严”的拜帖,名为求援维稳,实则是依仗自身威势强行调离二人——免的这二人介入户部衙门的乱局,碍了自己的手脚。

穿戴整齐的吕法,蟒袍玉带,乌纱嵌宝,尽显权倾南京的赫赫威仪。

他最后整肃衣冠,目光扫过跪伏的眾人,声音如同寒冰砭骨:

“都聋了?走!隨咱家——救火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