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郭攸之(求月票追读)  三国:从讲出师表开始三兴大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郭攸之轻轻点了点头,

“丞相明鑑,昨日三更天,陛下突然召集木匠,禁卫军去城南的试验田不远处搭了一个小木屋,其中摆放了一个楼机,至於之后的,陛下看守的极为严密,我就不知道了。”

这等事,若是放在之前,诸葛亮可能还会惊讶,但是现在,最近刘禪做了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所以已经对刘禪的这些奇怪举动有了些免疫,见怪不怪了。

诸葛亮沉吟了一下,

“陛下没有受伤吧?”

相比於刘禪去做什么,为什么去做,他还是更担心刘禪是不是安全。

“丞相放心,陛下並没有受伤。”

“只是,在那之前,陛下曾经想要叫丞相去宫中商议事情,因为陛下又想起来当时时间太晚了,所以书信了一封给丞相。”

“吩咐那小太监今日丞相一醒,第一时间就给丞相送来。”

诸葛亮闻言,不由得心头一震,这熟悉的场景让他不由得想到了之前刘禪给自己送去汉中的书信。

那一封信上面的內容直接改变了当今大汉的局面,科举制给大汉来了一个从头到脚的革新。

当时,刘禪也是把宫中的人折腾的混乱不堪,他还记得清清楚楚,当时费禕,董允还有向宠几人都已经精神紧绷。

“陛下所写书信在哪?”

诸葛亮接过郭攸之递过来的细绢薄册,快速翻开,刚扫过几行,握著书信的手就顿住了。

“按田亩徵税,设官衙代土司?”他喃喃出声,指尖无意识摩挲著细绢。

这些从未听过的法子,竟把南中治理的难题剖析得清清楚楚。他推了推桌边快要掉下去的盛著栗米粥的碗,又仔细读了两遍,眉头越皱越紧。

往常和刘禪的交谈中,只要是触及到政务这方面的话题,他总是带著几分懵懂,可现在他手中的这封信里的见解,实在不像是出自那个懵懵懂懂的陛下手中。

可是这字跡却是出不了错,一定就是出自这陛下之手。

诸葛亮继续向下读去,渐渐的目光都移不开来,逐字逐句的,一个字都捨不得落下,读到入迷之时,不自觉的发出声音来。

“当设卫所固境安民,广纳愿附之蛮夷部落。授其首领微职,荫庇子嗣入学,引为归附表率。”

“对拒不顺从者,限期劝諭;逾期仍执迷不悟,则褫夺其治权。命已附部落討逆,所得田產、粮草、人口,任由归附者分取。”

“按纳赋多寡、输卒眾寡,定封赏高下,封疆拜將亦无不可。此策善用人心趋利之性,以归附者制衡未附者,驱虎吞狼,乃改土归流之要旨。”

诸葛亮將这席绢薄册放在桌上,反而拿起羽毛扇横放在腿上,微微眯起双眼,心中却在不断的推演。

信中所说的『改土归流』之法成功率有多少,可行性高不高,诸葛亮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演算,直至半炷香时间后,他缓缓的睁开双眼,目光如炬。

“陛下此信中所说之法,一举两得,既不用耽误北伐,又能够平定后方,稳定南中,实乃不世出的良策啊!”

“比我之前对待南中的做法,虽然失去了一些仁义,但是信中陛下说的有道理,对待这些未开化的蛮夷,仁慈只能让他们觉得我们是在退让,好欺负。”

郭攸之原本坐在诸葛亮的对面,但是给诸葛亮递过去刘禪书信的时候,就已经乖乖的站在了诸葛亮的身边。

虽然诸葛亮平日里十分平易近人,但是郭攸之却拎得很清楚,这是自己的上级,是大汉所有官员的上级,该有的礼节不能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