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来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可能,但他觉得若是这样能还济南郡太平,那也是可以做的。
见吴行明领会自己的意思了,祝午又道:“我可以带你去见大王。”
“多谢郎中令。”
“那你今晚就住在这里吧,先去沐浴更衣,明日隨我一起进宫。”
祝午隨即唤来婢女,让她们带著吴行明去沐浴更衣。
吴行明走后,祝午又思考了起来。
能悄无声息潜入他府邸的人,竟然是农民出身,还没经过任何训练?这实在太令人可疑了。
但他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吴行明有什么理由。
为了以防万一,祝午又派人进宫先做好准备,以防意外发生。
次日卯时。
祝午与吴行明用过早饭,便往齐王宫而去。
宫中有许多国相召平的眼线,因此为了不引人注意,吴行明只是普通的僕人装扮。
有祝午带路,他们很顺利地便进入了王宫。
刘襄今年二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但因为吕后的缘故,他並不敢太过张扬,国內政事也都是交由召平来处理。
他贵为齐王,做事却要瞻前顾后,哪有一副国君的模样。
来到后院,祝午发现刘襄正在与舅父駟钧閒谈,便悄悄等候在旁。
駟钧为人残暴,在国內的声望极差。
但他的身份特殊,眾人拿他也没有办法。
祝午曾劝过刘襄,让他对駟钧略加管束,別因小失大。
但这话第二天就传到了太后的耳中,结果反而是祝午因此受到责备。
经过此事后,他便再也不干涉駟钧了。
等了半个多时辰,駟钧才起身离开。
祝午避开他之后,让吴行明在原地等候,然后才动身去见刘襄。
他远远地看了眼齐王,只见其身长七尺余,面方额阔,蓄长髯,衣冠严整,佩玉鸣鑾,气势威严。
而刘襄似乎也感应到了,扭头望过来,四目相对下,吴行明当即低下了头来。
直视君王,乃是大不敬之罪,论罪当诛。
但他是跟著祝午来的,刘襄也没有因此怪罪他。
“臣见过大王。”
“祝卿平身。”
祝午先和刘襄聊了一些琐事,然后才步入正题。
“臣有一人,想於大王引荐。”
“哦?何人?”
祝午指了指旁边的吴行明。
刘襄皱起眉来。“一个奴僕?”
祝午笑道:“非也,此人乃是吕国子民,如此装扮,只是掩人耳目。”
“吕国子民?”
“正是,而且此人还是刺杀吕国大厩令的凶犯。”
“凶犯?!”
秦涛之死在吕国闹得沸沸扬扬,刘襄自然也有所耳闻。
而此时祝午竟然把凶犯带到他面前,这是何意?
祝午连忙解释道:“大王有所不知,此人刺杀秦涛实属无奈之举。”
接著,他便將吴行明的经歷都告诉了刘襄。
刘襄心中犹豫。“可...可寡人若是收留了他,召相若是知道...”
“此事何必让召相知晓呢?”
刘襄想了想,反问道:“祝卿觉得此人有大用?”
“昨夜他悄悄潜入臣的府邸,若是有心害臣,臣今日便见不到大王了。”
“祝卿的意思...是想让他做刺客?”
祝午点了点头。“如今吕氏猖獗,皆因太后临朝,若是没了太后,那大王觉得吕氏能有什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