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廿二。
距离吕雉遇刺已经过去了两旬。
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事情。
首先是吕產升任相国,位在陈平、审食其之上。
吕禄任上將军,位高於周勃,统领天下兵权。
接著又將吕禄之女定为皇后。
並大赦天下,对诸侯、眾臣施加恩赏。
而吕雉已死的流言愈传愈烈,虽然吕產和吕禄几次公开驳斥。
但都没什么效果,吕雉迟迟不露面,他们解释再多也是空话。
眼看著长安城內暗流涌动,吕產和吕禄也颇为慌乱。
这封金赏银无用,难道只能用兵?
吕產与吕禄,对此也產生了分歧。
吕禄觉得应该公布吕雉的死讯,然后再拉拢陈平、周勃等重臣,以此稳定朝局。
但吕產觉得,此前的封赏没人领情,再赏也是无用。
他们一个是梁王、相国,一个是赵王、上將军,如此尊贵的身份,却要低声下气向他们妥协?
吕產觉得该杀,既然陈平、周勃等重臣不能动,那就动几个小官,杀鸡儆猴。
吕禄不同意吕產的观点。
二人越谈分歧越大,起初还是议论,后面就变成了爭吵。
如此数日,始终都没有定论。
而外面的齐国,已经行动起来了。
信使传回吕雉的死讯后,刘襄与祝午、駟钧迅速开始谋划,准备领兵西进。
国相召平虽然反应及时,但却错信了中尉魏勃,最后反被逼杀。
整合好国內军队后。
祝午又將琅琊王刘泽诱骗来,赚得琅琊国军队。
如此准备妥当后,刘襄以白马之誓为由,號召天下诸王,起兵討吕。
大军號称二十万,自齐国出发,沿途郡县望风而降,毫无阻拦。
消息迅速传遍了天下,长安震动。
听闻刘襄起兵。
吕產与吕禄认为,朝廷必须要派兵平乱,不然要是放任刘襄如此长驱直入,那长安就將成为一座孤城。
可他们需要坐镇长安,由谁来领兵呢?
如今的吕氏子弟中,可没人有统领大军的经验和威望。
唯一的选择就是派重臣领兵。
如今军中威望最高的是周勃,可吕雉遗言说不能將兵权交给他。
那剩下的就只有酈商、夏侯婴、灌婴三人了。
其中酈商的身份最为合適,他的儿子酈寄乃是吕禄的好友,值得信任。
但他早年多次衝锋陷阵,如今战伤频发,常年在家休养,现在也没办法再领兵出征。
至於夏侯婴,他只是太僕,没有单独领兵的经验。
那唯一的人选,就只有灌婴了。
四月初六,吕產以吕雉之命,颁布詔命。
任灌婴为大將,吕更始为副將。
点齐兵马共计十万,出兵討伐逆贼。
灌婴当即领命。
而在他退朝的时候,宦者令张释找到了他,说是太后有要事嘱咐,请他到长信宫一敘。
这还是吕雉遇刺后第一次召见外臣。
灌婴便跟隨张释去了长信宫。
来到吕雉的寢宫后,灌婴只觉得异常安静,也不像往日有那么多宫女陪侍。
只见吕雉的床榻前,掛著一面厚重的帘幕。
灌婴依稀能看见上面躺著一个人,但根本看不清模样,甚至连男女都分辨不出来。
张释上前稟报导:“太后,灌將军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