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一愣,思索片刻后,语气中带著些许不確定:“应该是父皇比大臣们厉害吧……”
陈锋笑了笑,继续追问:“那陛下身边的护卫,也干不过陛下吗?”
朱標面色瞬间变得僵硬,乾咳一声:“有,父皇身边的二虎护卫也跟著一同收割稻穀,可每次都追不上父皇……”
“咳咳咳!”这下,陈锋咳嗽得更厉害了,看了眼朱標,眼神意味深长。
朱標同样尷尬不已,心中暗自思忖,以前从未细想,如今经陈锋这么一说,才惊觉其中大有蹊蹺。
那些文弱大臣干不过父皇倒还说得过去,可二虎那样的壮汉也比不过,显然不太正常,恐怕大家都是故意让著父皇的。
不过,臣子奉承皇帝,本就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倒也不足为奇。
看著朱元璋在菜地中干得热火朝天,朱標忽然神色有些复杂,对著陈锋幽幽说道:“父皇给四弟朱棣赐婚了,你可知道?”
陈锋一愣,隨即摇头:“最近忙於红薯之事,並未留意此事。”
朱標面色古怪:“赐婚对象並非徐家的徐妙云,而是宋国公冯胜的女儿。”
“啊?”陈锋惊讶不已,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看向朱標,齜牙:“不会是因为我曾说过徐妙云不是一般女子,陛下才改变主意的吧?”
朱標颇为感慨地点点头:“若不是因为这个,还能为何?
好在此前並未向徐家透露过任何想让老四与徐妙云结亲的消息。
否则父皇还真不好处理。
为了弥补徐家,父皇將三妹崇寧公主许配给了魏国公的大儿子徐允恭,如此一来,两家也算结亲了。”
陈锋听后,嘴角微微抽搐。
倒不是觉得此事不妥,只是心中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仿佛自己成了拆散朱棣与徐妙云姻缘的“罪魁祸首”。
毕竟,在史书记载中,徐妙云与朱棣可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二人恩爱非常。
而在这个时空,却因自己的一番话,这段姻缘被改写,也不知朱棣和徐妙云会不会因此怨恨自己。
似乎看出了陈锋的心思,朱標淡然说道:“不会的。”
“嗯?”陈锋挑眉,疑惑地看向朱標。
朱標笑著解释道:“你是不是在担心老四朱棣或者徐妙云会因你拆散了他们的姻缘而怨恨於你?”
陈锋一愣,隨即眯起眼睛,微微頷首:“倒不是担忧,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俗话说『寧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我这算不算毁了一段原本完美的姻缘?”
朱標哑然失笑,先是点头,又摇头道: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此事也不能怪你。父皇既然知晓了其他时空的歷史,自然不会任由这个时空的歷史重蹈覆辙。
好的方面也就罢了,可关于靖难之役,父皇並不愿看到它在这个时空再次发生。
而且,你不必为此事自责,也无需担忧老四朱棣与徐妙云会记恨你。
一来,这个时空的老四朱棣从未与徐妙云有过交集,反而对被称为『女诸生』的徐妙云有些排斥,他更心仪温柔顺从的女子为妻,並不希望有个如徐妙云这般强势的妻子;
二来,此前父皇母后並未流露出要让老四朱棣与徐妙云结亲的想法,所以,除了我们几人知晓此事外,再无他人得知。
因此,徐妙云心中根本就没有过这方面的念头,自然也不会怪罪於你。”
经朱標这么一分析,陈锋仔细一想,確实如此。
既然这段姻缘从未真正存在过,自己又何必为此担忧呢?
当即对著朱標拱拱手:“多谢殿下解惑!”
“无需如此客气!”朱標笑著摆摆手。
二人相视一笑,心中的疑惑与担忧皆消散不见。
不过,陈锋还是忍不住感慨道:“看来,在这个时空,怕是无缘得见永乐大帝与徐皇后的风采了。”
“你啊……这是在咒孤英年早逝不成!”朱標打趣道。
陈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像还真是!毕竟只要太子殿下不英年早逝,燕王朱棣断然不会造反。”
这话让朱標颇为受用,他满脸笑意,自信满满地頷首道:
“只要有孤在一日,诸王便不会有反叛之心。他们皆是孤一手带大,比起父皇,他们与孤更为亲近!”
朱標的话语中,满是自豪与篤定。
陈锋听后,不禁竖起大拇指,心中对朱標也多了几分敬佩。
……
时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转眼间,红薯茎蔓扦插种植到试验田已过去三个多月。
秋高气爽之时,几亩试验田內,一垄垄红薯已然成熟,迎来了收穫的时刻。
陈锋立即安排人手,开始紧张有序地挖掘红薯。
一天之后,试验田內的红薯全部採收完毕,亩產量也隨之统计出来。三亩试验田,共收穫红薯两万一千斤,平均亩產竟高达七千斤,远超预期!
当朱元璋亲眼看著一袋袋红薯过秤,拿到最终的统计数据,得知平均亩產达到七千斤时,激动得双手不住颤抖。
他手持数据表,佇立在田埂之上,久久未动,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欣喜若狂。
……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红薯,轻轻咬下一口,生红薯清脆甘甜的口感,瞬间让他眼前一亮。而后,他又品尝了烤红薯,那香甜软糯的滋味,更是令他惊嘆不已。
如此美味又高產的粮食作物,如今才被发现推广,实在令人惋惜。
接连吃了两三个红薯后,朱元璋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已饱腹,再也吃不下了。
他心中狂喜,陈锋所言果然不假,红薯確实极易让人產生饱腹感。
以他的食量,吃两三个便已足够,那么寻常百姓,一两个红薯便能满足温饱。
若每人每顿仅需一斤红薯即可饱腹,那亩產七千斤的红薯,一亩地便能让七千百姓吃上一顿饱饭。
想到此处,朱元璋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动,喜极而泣,真的哭了!
这一哭,饱含著他的激动、开心与兴奋。
自洪武元年巡视全国,目睹大明各地皆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悽惨景象后,朱元璋便立下宏愿,此生定要让天下百姓吃饱穿暖。
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却始终难以实现这一伟大理想。
如今,红薯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怎能不让他激动万分!
……
次日,洪武皇帝向天下昭告红薯的惊人亩產量,並下旨册封忠义伯陈锋为忠义侯,赐予岁俸两千石,同时加封太子少保之职。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惊,天下譁然!
陈锋之名一时间传遍大明各地,成为眾人热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