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摇头,继续翻阅:“角色名不同,但每个关键点都...太精准了。”
他突然抬头,“你读过我的笔记本?”
“我连您办公室在哪都不知道。”彭磊举起双手,努力保持镇定,“如果您看过我的对比分析就会明白,我的版本更注重商业性和...”
“商业性?”诺兰打断他,指著大纲上一段,“这个'无限楼梯'的概念,我上周才画在草稿纸上,连我妻子都没见过。”
彭磊的內心有些波动,但面不改色。他低估了诺兰的记忆力,也高估了自己偽装巧合的能力。
前世他研究《盗梦空间》太深入,甚至记住了那些最终被刪减的创意。
“也许...”彭磊艰难地吞咽,“也许我们都受到了埃舍尔画作的启发?”
诺兰眯起眼睛。长时间的沉默后,他突然问道:“柯布妻子的名字为什么叫马尔?”
这是个陷阱。在原版电影中,柯布已故妻子叫马尔(mal),但彭磊的大纲中他特意改成了“克莱尔”。
“我的是克莱尔。”彭磊指出。
“但你知道我在问什么。”诺兰紧追不捨,“为什么是马尔?”
彭磊感到会议室在旋转。诺兰太敏锐了,他必须改变策略。
“因为'mal'在拉丁语中意为'坏',”他直视诺兰的眼睛,“象徵柯布潜意识中的负罪感。您的版本是这样设计的,对吗?”
戴维倒吸一口冷气,诺兰的表情像是被人当胸打了一拳。
“见鬼了。”导演低声说,转向戴维,“他要么黑进了我的电脑,要么...”
“要么我真的理解您的创作思路。”
彭磊迅速接话,“戴维,您刚才看到我对《红辣椒》的对比分析了。梦境盗窃这个概念並非独创,重要的是如何处理。”
诺兰突然站起来走向白板,拿起马克笔:“如果第一层梦境是雨中都市,第二层是酒店,第三层是雪中堡垒,那么limbo(混沌边缘)该如何视觉化?”
这是挑战,也是机会。彭磊知道原版答案,但他决定给出不同方案:“不是您想的废弃城市,而应该是,童年家园的无限复製。每个人最私密的记忆牢笼。”
诺兰的笔停在白板上,墨跡晕开成一个小蓝点。他慢慢转身:“为什么不是废弃城市?”
“因为...”彭磊大脑飞速运转,“那样太像《黑暗城市》了。而童年家园更情感化,当柯布在limbo遇见年老的马尔时,衝击力会更强。”
诺兰盯著他看了足足十秒,然后突然笑了:“戴维,我们得签下这小子。”
接下来的討论持续到傍晚,彭磊小心翼翼地引导著话题。既要展现才华,又要避免再次预知诺兰未公开的想法。
他们爭论梦境规则的一致性,討论特效实现的可行性,甚至为配乐风格各执己见。奇怪的是,越是爭论,诺兰看起来越高兴。
“所以,”凌晨一点,戴维揉著太阳穴总结,“我们买下彭的剧本,然后...”
“不,”诺兰打断他,“我要彭加入编剧团队。下周一开始,为期三个月试用期。”
他转向彭磊,“前提是你愿意放弃迪士尼的实习。”
彭磊感到一阵眩晕。前世二十年都没能踏入的门槛,现在就这样敞开了。
但他控制住了表情:“我需要创意参与的保证,不只是打下手。”
“你会得到应有的署名权。”诺兰承诺道,“但有个条件,你得告诉我,到底是怎么猜到那些还没写出来的情节的。”
彭磊微笑:“也许我们只是...梦境相通。”
离开华纳大楼时,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
彭磊站在停车场,看著两份合同——《鬼影实录》的快速製作协议和《盗梦空间》的编剧顾问聘用书。
重生以来的第一个重大转折,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不可思议。
手机开机后,二条来自马克·丹尼尔的未接来电提醒接连弹出。
彭磊犹豫片刻,然后回了条简讯。
晨光中,华纳的標誌闪闪发光,而远处迪士尼的睡美人城堡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