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举倒是颇为符合臣的胃口!”金濂站在朱祁鈺身后,看著锦衣卫押解著一批批人犯到码头边砍头,直至码头附近几丈的河水都变红了,锦衣卫的动作还未停止,感嘆道。
“不这样通州的粮草还有其他方法运到京城吗?”朱祁鈺看著码头上横七竖八的尸体,思来想去,这样都算便宜他们了。
若不是时间紧急,朱祁鈺都想验证一番古代凌迟之刑,看看犯人是否真能挺过三千六百刀才死。
无论何时,慈父那一套都是行之有效的,若是那位能像慈父一般狠下心来,手掌不同女人一般柔软,那个世界会不会变得更好呢……
“陛下,臣觉得这样也好,省得陛下与於尚书为此事来回奔波。”
朱祁鈺回头看了看金濂,金濂也是眼神回应,二人对视一笑,君臣二人之间的隔阂在此刻正式解开。
之前金濂在文华殿內不主动提出南京武备库与通州粮草一事,朱祁鈺对他这个三不沾还有些厌烦。
但在了解了金濂的履歷与今日赞同砍掉这些蛀虫后,他放下了对金濂的偏见。
这金濂確实是个干臣,是个可以放心任用之人。
金濂是永乐十六年的进士,歷任湖广,江浙等地的监察御史,以清廉著称,素有贤名。
之后被调往寧夏参赞军事,在此期间他兴修水利,缉拿盗匪,开办官学,自己也因之前缉拿盗匪不利入狱一事,研读兵书,苦练骑马射箭等武艺,文武双修。
在寧夏等地御边十年,保境安民,流寇马匪闻其胆慑,瓦剌更是见风而逃。
之后被召入京任刑部尚书,执法公正严明但不滥刑。
无论是勛贵外戚还是二品大员,他执法都是一视同仁,这种行事风格自然得罪了很多人,安乡伯一案案发后,被言官弹劾入狱。
福建邓茂七和浙江叶宗留二者同时发动起义后,金濂被紧急启用,以僉都御史官职参赞福建军务,镇压邓茂七部的起义。
邓茂七在陈山寨起义后,连下福建二十余州县,控制了大半个福建,佣兵十余万,號剷平王,要剷除天下一切不平之事。
金濂到任福建后,採取羸师诱敌、伏兵突袭等策略,配合其他各部明军斩杀邓茂七,后金濂又亲自带队擒获邓茂七的侄子邓伯孙。
对起义军进行分化,拉拢,招抚,不满一年的时间便平定福建境內的起义军。
金濂在外派参赞军务期间,父母先后逝世,两次上疏请求回乡为父母守孝,均被朱祁镇夺情。
朱祁镇都能看出其能力,朱祁鈺自然不可能看不出来。
不得不说,金濂是一个各朝代都为数不多,文可安邦,武能定国的全才,军事、律法、帐目都是手到擒来,且一心为民的干练之臣。
“启奏陛下,臣认为新朝初立,这通州运粮一事,不宜造过多杀孽,臣请陛下三思!”
內阁首辅陈循这个老好人,见卢忠指挥锦衣卫来来回回,已经砍了一百多人,害怕有人污衊朱祁鈺为暴君,於是开口劝諫。
一些不知所以的大臣也是齐声劝諫:“新朝初立,不宜造过多杀孽,请陛下三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