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背上暴君之名,谁又能拿朱祁鈺如何呢?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逼李渊退位,並囚禁,被人詬病了一千多年,也不妨碍他以贞观之治打造的大唐盛世。
对於名声朱祁鈺现在已经不是很在乎了,名声不能让大明打贏这场京城保卫战,名声不能让华夏永远领先全世界。
“今陛下亲自疏通通惠河,通州粮草得以顺利入京,平粮价,稳人心。”
“在臣看来陛下已有太祖太宗之雄风啊,足以保我大明江山万年稳固啊!”
石亨对朱祁鈺这次通惠河码头砍人一事,给予了高度评价,还顺带拍了一波马屁。
朱祁鈺感慨道:“今天通了,明日还会堵的。”
“陛下还请放心,谁敢如此,臣便帮陛下砍了他。”
石亨適时上前一步,俯身对朱祁鈺说道。
害,朱祁鈺摇头嘆了口气,並没有搭理諂媚的石亨。
堵的只是通惠河一条河吗?
不,堵的是大明国运。
只要是不利於那些那些趴附在大明身上吸血的官绅地主阶级的政策,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跳出来,用尽一切手段来捣乱的。
常言道流水的县官,铁打的吏,对於封建帝王时期的华夏来说,又何尝不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官绅呢?
而且,这帮人砍完一批,很快又会有另一批冒出来,不是胎生,不是卵生,而是……
无论哪个朝代皆是如此,受苦受难的都是底层的劳苦百姓罢了。
能震慑住他们的,往往只有靠自己征伐拼杀,夺得天下的开国君王,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可一旦传至后世,皇帝必会被这些官绅联合起来架空,他们想让深宫大院內的皇帝看到啥,皇帝就只能看到啥。
一旦各地百姓不堪压迫,揭竿而起,当镇压不住时,他们又会两头下注,谁贏他们就是谁的人,功是他们的,过不是煽动百姓起义的头目的,就是昏庸导致亡国的皇帝的。
对于于谦这种真心实意为国家著想,可以为大明粉身碎骨的官员,朱祁鈺自然是相信的。
毕竟朱祁镇这种皇帝,于谦都能忍受,显然他做的选择大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明。
在朱祁鈺眼里,于谦完全能配上王佐之才,而不是单单一个兵部尚书,就是这手段应该再狠辣一些,朱祁鈺想到等于谦回来后得找他谈谈。
至於朱祁镇,斟酌过后,朱祁鈺决定亲自动手送他上路,让卢忠、于谦等人动手,难免会有人以擅杀皇族血脉之罪弹劾,对他们不利,对朱祁鈺自己也不利。
要杀朱祁镇,就堂堂正正,光光明明地罗列其罪证,再亲手斩杀,让他永远钉在歷史耻辱柱上,也让那些有心之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於尚书回来后,立刻让他过来见朕。”
朱祁鈺吩咐完王文之后,带著成敬转身爬上龙輦,离开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