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辽,靠山王府。
已经接管了两辽地区军事和政务,被封为离阳靠山王的赵渊,此时此刻已经为两辽地区打造出了一个精锐的作战军团。
现在他们所欠缺的,只有最后一步实战。
但这个问题让赵渊十分难以解决。
而这个问题就是,他要跟谁动手?
两辽接触的势力,只有北凉和北莽,但是北莽近日正在进行改革,所以轻易不进犯边疆。
而赵渊也不大可能直接用一支还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军队直接入侵北莽。
那样太蠢,也对离阳不负责。
所以他就只剩下了北凉作为试刀石,可这样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管北凉再怎么对离阳阳奉阴违,但名义还是离阳大军。
主动对北凉出手,这事情闹出去,离阳会大失天下藩王之心,也会失去百姓之心。
所以赵渊就只能等著。
不过今天,赵渊等来了一个好机会。
据手下探子来报,北凉老將燕文鸞,统北凉铁骑五万,进陈两辽,似有进逼之意。
本来赵渊还不知道北凉为什么突然发疯,突然进兵两辽,这是要公开造反?
但后面他就知道了这是为什么。
原因十分简单。
那就是北凉世子徐凤年再出凉州,游歷天下。
而且赵渊还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徐凤年已经获得了武当掌门王重楼的大黄庭。
而且身边高手如云。
这一次游歷江湖,赵渊大致能猜到是什么原因,那就是徐凤年想要磨礪武功。
“这回,我倒是要看看谁还能救你。”
赵渊喃喃自语。
燕文鸞进逼两辽地区,很可能就是怕自己出手,所以想要来盯住自己。
但这显然不可能。
北凉这自作聪明的一招,既让赵渊的玄甲铁骑得到了磨礪,又给了赵渊杀徐凤年的机会。
想到这里,赵渊当即调集玄甲铁骑前往边疆。
下面的靠山王属官忧心忡忡地道,“王爷,如果玄甲铁骑贸然出发,万一北莽铁骑入侵,那可怎么办才好。”
赵渊微微一笑,“无妨,我已经在北莽进犯两辽进军路程中,各自安排下了二十万大军。”
属官微微一怔,“二十万大军,两路二十万大军,那就是四十万大军,我两辽哪里来的四十万大军啊?”
“我布下了两座石阵,可夺天地造化,一座阵法,可比之二十万大军还要强。”
他早就想要拿北凉试试刀,又怕北莽进逼,所以半个月来便布下这两个石阵。
属官听闻此话,呆滯不语。
赵渊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直接就踏步离开,前往玄甲铁骑的军营。
………
而另外一边,两辽边境。
北凉名將燕文鸞正统帅著五万大军紧逼,这位从春秋时期便遗留至此的名將,在北凉军中向来有著不输徐晓的名声,堪称是百战百胜的名將。
徐晓深知两辽凶险,便请了这位名將,足见这一次徐晓对赵渊的看重。
燕文鸞坐在军营中,左右观察著两辽地区的地势,以及军队布局,看了半响之后,燕文鸞喃喃自语道,“这位离阳靠山王还真是个用兵奇才,攻守有道,不在昔年的顾剑棠之下啊。”
部將闻言,皱著眉上前道,“可老將军,我们这一次擅自进逼两辽地区,如果要是朝廷问罪,北莽趁机进犯两辽地区,又该如何?”
燕文鸞微微一笑,“放心吧,如果赵渊是个聪明人,就不会选择跟我们北凉交手,那样的话,北莽趁机入侵,他们可是重罪。”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震颤。燕文鸞猛地抬头,帐內烛火同时剧烈摇晃起来。
那震颤越来越强,很快变成了有节奏的轰鸣,如同远处传来的闷雷。
燕文鸞脸色骤变,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副將,大步衝出军帐。
帐外,北凉军营已经骚动起来。
战马不安地嘶鸣,士兵们纷纷放下手中活计,茫然四顾,燕文鸞抬头望向西北方向,只见地平线上扬起一片遮天蔽日的尘土。
“敌袭——!“老將军的吼声如炸雷般在营地炸开,“全军备战!“
尘土中,一支黑压压的骑兵队伍如潮水般涌来。那些骑兵全身披掛玄色重甲,连战马都覆著铁甲,在阳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属光泽。
他们衝锋的阵型严密如墙,数千铁蹄踏地的声响匯聚成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玄甲军...“
燕文鸞咬牙切齿,眼中燃起熊熊怒火,“靠山王赵渊的玄甲重骑!他真敢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