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电风扇?  四合院:傻柱重生,娶妻陈雪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这不是虚夸,他確实有这个念头,不过初衷是先让家人享受成果。

厂长对此並无异议,原本他还以为何工只是打算在这里做一些研究院不便开展的测试。

谁料何工竟想独立打造一条生產线?

厂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对何裕柱这样的专家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工厂而言,若新產品无问题,收益相当可观。

大约一个小时后,经过锻造、冷却、铜线与线路的组装,一个白色外壳的东西由程建军和一位工人递了过来。“成功了。“

“这是什么?不是说要造电风扇吗?这真的是电风扇?“

程建军和其他几位工人手持白色电风扇,迎著厂长、孙胜利等人的惊讶表情,缓缓走来。”何工,刚装好,请您过目是否满意。“

程建军主动发言,脸上带著几分好奇。

这段时间,程建军对何工的能力有所了解,作为一位正儿八经的六级研究员,设计一款新的电风扇对他来说並不算难事。

程建军在工业部也掌握了一些相关数据。

然而,当他看到刚刚组装完成的这台电风扇时,却感到困惑。

在那个年代,电风扇通常是一种大扇叶、吊装在屋顶上的设备,由於工艺限制,扇叶又大又笨重。

可他们组装出的却是一个长约60厘米、宽约30厘米的白色盒子,尺寸与程建军认知中的电风扇完全不同。

虽然这盒子里確实有扇叶,但非常小巧,且完全隱藏在白色外壳內。

何裕柱接过设计图纸后简单查看,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儘管那个年代的机械化程度不如后世,但工人们的技艺依然精湛,从图纸製作的零件丝毫不逊於机器生產的產品。“应该没问题,接上电源试试吧。”

何裕柱轻轻开口,示意程建军接通电源。

在一旁观看的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何工,这是你设计的电风扇?这东西怎么使用?”

他们心中的疑问比程建军还要多。

轧钢厂也有电风扇,但都是掛在天板上的大型扇叶。

没人见过这样的白色盒子式电风扇,而且它看起来这么小,真的能用吗?

何裕柱笑著让他们继续观察。

很快,程建军接通电源,何裕柱按下电风扇上的按钮。

电机立即启动,伴隨著轻微的嗡鸣声,扇叶开始旋转。

一股凉风扑面而来,眾人瞬间感到一阵清凉,目光中满是惊喜。

大家纷纷围上前去仔细观察。“扇叶藏在里面,也能吹得这么凉快?”

“包裹起来也不会闷热,反而特別凉快。”

“这发动机的动力真不错,这么小巧的电风扇竟然能有这样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这款电风扇体积不大,平时携带很方便,想在哪里使用就能在哪里使用。”

几位车间主任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自主地討论起这台电风扇。

厂长目睹这一切,內心十分激动。

他没想到,何工隨口提及的电风扇设计,居然能有如此高质量的结果。

单看眼前的这款新型电风扇,其製冷效果已接近工厂里那种大型风扇,毫不逊色。

显而易见,何工设计的这款电风扇明显优於工厂的老式风扇,各方面都更出色。

程建军起初的好奇,在电风扇启动后逐渐消散。

感受到凉风拂面,他对何裕柱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厚。

何工真是个天才设计师!能想出这样的创意,將电风扇设计得如此便捷,適用於各种生活场景,远胜以往那种只能吊在天板上的风扇。

关键在於,他也参与了部分设计工作。

这款电风扇的能耗肯定低於旧型號,至於白色外壳上的那些斜纹缝隙,想必是何工特意设计,以增强风扇性能的?

何裕柱看到电风扇的表现,脸上並无太大波动。

虽然可用,但也只是勉强合格罢了。

毕竟这是首次尝试,在这个时代即便有些基础,但从头开始绘製全新设计图仍需多次试验和改进。

这一版本算是搭好了框架,风力和降温效果还算可以。

隨后,他又转向电机部分,检测电力消耗。“一小时耗电约90瓦,还是偏高了些,另外,这电机的噪音也稍微大了点,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何裕柱手中拿著笔记本,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记录下这些问题。

对於厂长程建军等人而言,受限於时代条件,何裕柱设计的第一版电风扇已堪称惊艷,根本找不出明显的缺点。”何工,90瓦的耗电量不算高了,我们厂的电风扇一般是170瓦甚至200瓦,而且我觉得你的这款风力也不算特別大。”

孙胜利在一旁听到后,眼睛不由自主地瞪大了。

90瓦的能耗还嫌多?至於噪音问题,他们从未考虑过。

在那个年代,能用上电风扇就算不错了,有噪音反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当然,更多家庭根本买不起电风扇,或者不捨得使用,因此能耗也是重要考量因素。

要知道,作为厂里的领导,他们要买一台电风扇並不难,但长期的电费开销却让人难以承受。

对此,何裕柱笑著摇头道:“我的设计目標是耗电量控制在50瓦以下,噪音低到几乎听不见,这样用起来才会更舒適。”

听完他的要求,其他人不禁感到惊讶。

虽然他们没见过这样的电风扇,但仅凭这些数据就觉得遥不可及。

如果不是何工说的,恐怕没人会相信能实现。

很快,厂长和孙胜利等车间主任也回过神来,彼此交换眼神,眼中充满喜悦。

暂且不说改良后的效果如何,光是现在的这款电风扇就非常出色了。

体积小巧便於携带,耗电量比工厂的大风扇减少一半,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轧钢厂能推出这样的產品並与工业部合作推广,那將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厂长等人正欲开口提及电风扇之事时,何裕柱已察觉其意图,抢先说道:“厂长、孙主任,电风扇的设计尚未完成,我建议暂不对外展示。

我们厂的电路优化预计近日即可完成,届时我会基於新电路重新设计电风扇。

若你们有意购买,我不会有异议,毕竟这是用本厂车间製作的。

不过,我希望能为自己购置两台。”

听完何裕柱的话,厂长等人纷纷赞同:“何工,您说得对,我们会听您的。

感谢您为厂里的贡献,不仅解决了难题,还研发了这款新型电风扇。

我们打算等您研究完毕后,向工业部申请生產许可,我对这款电风扇充满期待。

目前国外尚无类似產品,若我国能投產,百姓定会受益。”

厂长所言並非虚言。

儘管电风扇成本可能稍高,但其节能效果显著。

若能耗真能控制在50瓦以下,市场潜力巨大。

无论是自行车、缝纫机还是手錶,这些都是家庭必需品。

若电风扇实用且经济,再添置一台也无妨。

即便未来名气渐起,红星轧钢厂的电风扇也可能躋身“三大件”

之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