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已找到!感谢@孟閒vet(野生动物救助医生),是他收留了我的小鸟,帮它治好了病。小鸟餵得很好,看见它活蹦乱跳地回到我怀里,我真的要哭了。】
她附上了一张图,是那只小鸚鵡窝在她怀里、抬著小脑袋的样子,眼睛亮亮的,毛髮蓬鬆整洁,看得出被照顾得很好。
这条动態发出去没多久,就被不少人转发评论。有熟悉她的人惊讶鸚鵡还能找回来,也有养鸟的网友在问“是在哪儿找到的医生?”还有人点进了她提到的那个帐號,发现那个“@孟閒vet”的主页,虽然內容不多,但几条救助记录里都有照片、病情说明和康復过程,看上去既专业又温柔。
孟閒目送女孩抱著小鸚鵡离开,门上的风铃隨著她的脚步轻轻响了两下。诊所门关上的那一瞬,屋內又恢復了片刻的安静。
他正准备回身收拾一下桌面,耳边却忽然响起一声轻快的电子音,像是谁在他脑子里敲了下铃:
【叮——恭喜宿主大大,知名度与名声值+10!】
【救助成功案例累计达成,系统奖励:被您救助过的小动物,伤口癒合速度+20%!】
孟閒脚步一顿,抬头愣了一下。
这声音他不陌生,是那套莫名其妙绑定了他的动物医疗辅助系统,从第一次救治流浪猫开始,每一次关键治疗、成功救助,都会有些提示或奖励。但这还是头一次因为“归还动物给原主人”而获得系统提示。
“名声值也能加?”他喃喃了一句,没想到这种事情也算在系统机制里。
他垂下眼眸,想了想刚刚女孩眼眶通红、不敢置信地捧著鸚鵡的样子。
原来,在人类与动物之间建立起的这种善意连接,不只是让动物重获新生,也能让他这个“中间人”获得回报。
一想到这,孟閒心里忽然闪过那个高傲的身影——白头鹰。
它的伤很重,翅膀几乎无法展开,如果没有后续系统干预,想完全恢復恐怕还得一段时间。可现在,如果系统奖励“癒合速度+20%”也对它生效的话……
“它的翅膀,会不会好得更快了?”他低声自语,眼里闪过一丝期待。
作为医生,他当然想儘可能地治好每一只动物,但如果能以更快的速度、让猛禽恢復飞翔,那份成就感和意义,无可替代。
他忽然抬头看了眼掛钟,眼神一沉,利落地脱掉外套,掛上白袍。
“去看看它。”他想。
阳光从落地窗斜斜地照进来,映在诊所墙上的白头鹰身上。
而那双曾在风雪中倔强睁著的眼睛,此刻也透过玻璃,在等待重新拥抱蓝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