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红隼和拍摄组,孟閒简单休息了一下。
他没有休息太久,因为又有新的工作了。
孟閒坐在电脑前,打开教务系统,一张崭新的课表跳了出来。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排在明天上午,是他负责的《野生动物救助与医学基础》。
他微微靠在椅背上,扫了一眼时间,已经晚上十点多了。
他揉了揉眼睛,拎起旁边的马克杯喝了口温掉的咖啡,然后起身从书架上抽出几本专业教材和自己整理的笔记,重新坐下开始备课。
讲义內容他不陌生,但为了讲得系统、清晰,让学生能听懂、感兴趣,他仍旧一页页翻,认真做补充。
白纸上写满了关键词和教学提纲,他时不时停下思考,又继续修改ppt的逻辑结构。
他准备了几个典型案例,包括那只从国外运回来的消瘦大熊猫、小老虎术后恢復过程中的用药管理、以及丹顶鹤血液採样的处理流程。
窗外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
屏幕上的时间跳到凌晨一点。
他终於合上笔记本,揉了揉肩膀,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虽然疲倦,却也踏实。
他喜欢这种感觉,安静而纯粹的准备,让知识和实践再次在脑海中融合。
他回头看了眼自己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淡淡一笑。
……
第二日,教室门前,阳光斜照在走廊的石砖上,孟閒提著课件资料,站在门口,脚步顿了顿。
他原以为自己第一堂公开课来的学生不会太多,毕竟不是热门专业,也没有提前宣传。
可推门一看,偌大的阶梯教室几乎坐满了人,甚至连最后一排的过道上都挤著抱著本子坐地上的学生,还有不少看著不像本校的旁听者,举著手机,目光炯炯地看著他。
他低声“咦”了一下,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脚步慢了些,但还是稳稳走上讲台。
底下有学生小声道:“来了来了,就是他……就是救大熊猫那个孟医生!”
“我是在热搜上看到他才来的,好帅啊真人比镜头上还有气质……”
“哇……”
孟閒听见了几句,没抬眼,只是把手里文件轻轻放下,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课程名称。他的字遒劲清雋,板书一出,教室瞬间安静不少。
“大家安静。”他声音沉静又平稳,“这堂课,我们来讲动物野化与人类干预之间的平衡问题。”
他没有废话,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语速不快,却条理清晰,讲解时不时穿插自己救助动物的真实案例。
比如那只野化失败的狼,它为什么没法適应野外,是环境问题,还是它在幼年被人类过度干预;
比如那只曾在他怀里挣扎的丹顶鹤,在长期人工餵养后的戒备与信任重建;比如,他如何判断一只红隼是否具备飞行能力,是否能真正返回自然……
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原本是来围观帅哥医生的那批人,此刻也安静了下来,被他讲的案例彻底吸引。
孟閒站在讲台上,指节修长,翻页、书写、演示都不疾不徐。他眉眼沉静,眼神专注,说起动物时,偶尔会停顿几秒,回忆那些细节,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