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的脸色愈发的难看,连黄巾军的余部,南匈奴的右贤王都来护驾。
反观李傕、郭汜、杨定这些人,个个野心勃勃。
听著何青的讲述,刘宏明白大汉的气数到了尽头。
何青没看皇帝脸色,自顾自的讲道:“李傕和郭汜穷追不捨,將皇帝围堵,並且命令手下將士大喊,扰乱皇帝这边的军心。
白波军的李乐见情势不妙,提议沿黄河而下,走水路到孟津,这个提议被杨彪否定,但水路確实是个办法,於是杨彪决定渡河,李乐先一步渡河准备船只,然后以火把为信號。
眾人爭先恐后的渡河,董承等人不得已,只能杀死了一批人,因为船只有限,最后只有皇帝亲属、杨彪、董承和一些公卿成功渡河,其余的官员、士卒、宫女,甚至跟隨的百姓遭到李傕的劫杀。
成功渡河以后,皇帝在杨彪等人的带领下来到河东郡的大阳县,住在了百姓家中,河內太守张杨与河东太守王邑听闻此事,立马带著粮食、宝物来前来。
皇帝將这些东西赐予公卿以下的官员,又给眾人加官进爵,拜白波军的胡才为征东將军,其他人见原先的叛贼都能拜將,一个个爭先恐后的討要官位和爵位。
皇帝同时派遣太僕韩融前往弘农郡与李傕等人讲和,李傕同意和解,將抓到的官员、士卒、宫女,还有得到的器物全部归还,至此,皇帝终於从李傕、郭汜的手中逃离了出来。”
汉献帝渡河到河东郡,標誌著李郭之乱的结束。
几年的时间把关中地区祸害了不成样,死伤无数。
难以想像当时的情况,皇帝与公卿是如何度过的。
何青顿了顿道:“到这里李郭之乱基本就结束了,皇帝东归之后,诸將为爭权夺利,再次爆发內斗,这次轮到董承与白波军的韩暹爭斗,到了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的七月,皇帝回归雒阳。
董承为剷除韩暹,秘令兗州牧曹操进京勤王,就如同当初袁绍提议召外兵入京的情况一样,曹操的到来使得皇帝再一次的沦为权臣手中的傀儡。
早在初平三年,192年的时候,曹操麾下的谋士毛玠就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派遣曹洪率兵迎接天子,被董承等人出兵阻击,这事最终不了了之。
但曹操从未放弃过迎接皇帝,终於在四年后的196年,曹操等到了机会,八月份,曹操亲自领兵来到雒阳,相信回到雒阳的曹操,心情早已与十年前大不相同,从此以后,天下开始了群雄爭霸。”
何青说完后长舒一口气,从黄巾起义开始,天下纷爭不断。
隨著曹操接替李傕等人把持朝政,皇帝才得以获得安寧。
或许此时的曹操不忘初心,梦想匡扶汉室,成为大汉的征西將军。
可当他的权力逐渐变大,目睹了汉室的衰微,曾经的理想也被他埋藏在了內心深处。
刘宏没有太大的怒火,反而有种解脱的感觉,嘆息道:“想不到从189年开始到196年,短短几年时间发上了这么多的事。”
听何青描述的未来的同时,他也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多方因素,其中一个就是继承人问题。
看来太子应当早立啊!
刘宏坐在那,望著下方的何青,目光闪烁道:“何青啊,后世的王朝,可有如这般局面的?”
按照何青所说,大汉之后是魏晋南北朝。
朝代更叠频繁,想来同样战火不断。
我大汉亡了,那你们这些贼人建立的王朝又能好到哪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