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布政使之子也要考试  家父郑泌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隨后依次落座的是长子郑兆康,十一岁的他,脸上掛著婴儿肥,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次子郑兆安坐在桌尾,春桃负责为他盛饭夹菜。

白粥白馒头咸菜,再加上杭州本身是美食沙漠,確实没什么值得上桌的食物。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食物,也不是每家吃得起。

昨夜大雪,杭州府又冻死了不少人,郑泌昌又要忙碌一上午了。

在他吃过早饭,准备离开的时候,郑兆安主动追了上去。

“又有何事?”

郑泌昌思索郑兆安的方案良久,还是没能下定决心。

主要是宫里还在討论这个方案,嘉靖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严嵩刚提出来,嘉靖就立马答应,那是不可能的。

推行国策,很多时候是一拍脑门决定的,但也要给脑子思考的时间。

“我想报名考县试。”

郑兆安今年八岁,刚还满足最低条件。

“可以去试一试。”

郑泌昌很满意郑兆安的勇敢。

看他没有行礼离开,似乎应该还有其他的事情。

“还有么?”

郑泌昌追问道。

“若我考过县试,我想要一张盖有布政使大印的空白文书。”

郑兆安挠挠头,略感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要那个干什么?”

郑泌昌警惕起来。

“掛在房间里,激励奋发学习。”

郑兆安给出理由。

“嗯,不错,志向远大!不需要为父为你题几个字?”

郑泌昌很开心郑兆安的早慧,再看看流著鼻涕的大儿子,怒其不爭。

郑兆安摇头,郑泌昌心想,他是想要自己写些东西上去吧。

念及於此,郑泌昌便不再强求。

看著父亲走远,郑兆安莫名眼睛一酸。

这个削瘦的男人,他殫精竭力,想要支撑这个家。

可知道並不代表认同。

郑兆安希望能先度过眼前危机,有了一个喘息机会,再劝父亲回头是岸。

只不过,时代浪潮下,就算父亲是一个聪明人,也不可能跳出时代的局限。

他能看清眼前的一步,判断清楚局势,小心翼翼地不走错,都异常艰难。

就像郑兆安指出了改稻为桑的明路,父亲权衡过后,能採纳一部分,已经是先祖保佑了。

郑兆安顺著郑泌昌的足跡走了几步,来到院门口,转向另一侧,分道扬鑣。

杭州府布政使大院是標准的三进院落,在大门附近,有私塾。

除了郑兆安和郑兆康,私塾中还有其他几个孩子。

半年前,他和他们还能一起愉快地撬开地砖,挖下面的蚯蚓。

现在,郑兆安特立独行,看他们行为幼稚得可笑。

看书看累了,郑兆安又羡慕他们。

天真烂漫,好奇蒙昧。

朝堂爭斗,和他们暂时没关係。

教书先生周文彬还没来,大家三两成群,各玩各的。

春桃將郑兆安的书包放好,掏出笔墨纸砚,整齐地摆在书桌上。

“嗯哼!”

周文彬走到私塾前,清了清嗓子。

眾人做鸟兽散,飞快回到各自座位。

有的慌张掏出书本,有的则惶恐不安。

周文彬头髮白,但梳理得一丝不苟。

长长的白色山羊鬍,也打理得根根分明。

每日上课的第一件事,便是依次走到他面前,背诵《四书》內容。

他手持戒尺,若有不对,便会示意伸出手来,抽打一下手心。

初打不觉疼,但疼痛会持续很久。

学生们背诵磕磕碰碰的,只能噙著泪,將剩余部分磕磕绊绊背诵完毕。

郑兆安半年前,每天都要挨打,有时候打得多了,吃饭都拿不住筷子。

现今,郑兆安將誊抄的內容上交后,背手背诵。

为何要背手,因为自信,他能做到一字不错。

听郑兆安背诵,倒像是朗诵。

抑扬顿挫,听得周文彬闭眼,跟著轻轻拍打节奏。

“先生,我想备考县试,还请先生指教。”

郑兆安背诵完毕,躬身行礼后,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