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改稻为桑的实施细节  家父郑泌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见过父亲!”

郑兆安走进书房,一股热流扑面而来,其中摆著火炉。

浙江日暖,可晚上还是有些冷。

郑泌昌刚回来,筹措到的粮食正在陆续运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浙江本就有近千万石粮食储备,再加上这些粮食,可以让他稍稍鬆口气了。

不过,按照郑兆安的“拖、粮、钱”的方案,这只是一只脚。

因为何茂才的无能,还是残了一小半的脚。

“坐吧,看看这个。”

郑泌昌递过来一份文书,上面誊抄的是圣旨原文。

至於圣旨原件,在胡宗宪手中。

“圈定在严州府?”

郑兆安並不知道,这是圣旨原文。

但郑泌昌愿意拿出来,定然蕴含著父亲解不开的难题。

以郑兆安的聪慧,一眼看出了其中的猫腻。

“杨公公回话了,五十万匹丝绸,需八十万亩稻田改种桑苗。”

郑泌昌手指变换,从“五”变成“八”。

神情也跟著变幻,从不理解到无可奈何。

他很早意识到要和杨金水通气,结果没想到,是这么个情况。

根据黄册普查结果,严州府总计不过一百二十万亩稻田。

这要是集中推广,整个严州府立马会变天!

只要不发生民变,他们就在民变线上反覆横跳。

郑兆安本以为只是一个难点,没想到还有一个隱藏难点。

改稻为桑刚开始,困难接踵而至。

郑兆安深吸一口气,回到那份公文。

古代没有標点符號,故而其字是连续在一起的。

不过,古人没有標点符號,却有类似作用的文字。

如“之乎者也”等。

郑兆安看著那份公文,细细揣摩那句话:

“文渊阁参预机政事务臣著浙江严州府推行改稻为桑之国策。”

郑兆安想耍一个小聪明,用標点符號改变断句,从而钻漏洞。

可內阁诸位人精是何等老辣,能给一个八岁孩子钻漏洞的机会?

论文字之严谨,功底之深厚,没人强得过內阁那几位。

郑兆安见无法从文字上突破,那只能改换赛道,从理解上下功夫。

字面意思,让浙江严州府推行改稻为桑。

那言外之意,是不是浙江都可以推行呢?

因为这是皇恩浩荡的好政策,民眾积极参与,踊跃报名,拦都拦不住!

想到这里,郑兆安嘴角的微笑,根本压不住。

“可是有了眉目?”

郑泌昌边筹粮,边思索,就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时代的限制,让他將改稻为桑的范围,圈定在贫苦民眾身上。

小民最好欺负,他们无力发声,只有快死了,才能发出生命最强音。

就像很多人,不怕民眾拿起法律的武器。

他们害怕的是,民眾放下了法律,拿起了武器。

为何官逼民反,当付出的成本高於收益,官猛於寇。

富农和地主,那是他的铁桿盟友,也是他未来的归宿。

父辈,祖辈,就是这么一点点强取豪夺,才积累下支撑他读书的基业。

郑泌昌从未想过要动他们的利益,动他们,就是动他自己!

这怎么行,这绝对不行。

郑兆安若是知道父亲的想法,肯定会批判一句:软弱。

一番思索,这事必然会导致官逼民反。

刚拆掉一个雷,又埋下一颗更大的。

“父亲,您可以发起一项倡议。”

郑兆安笑道。

郑泌昌一点就透,仅仅是两个字,他就明白了郑兆安想要说什么。

“是呀,倡议好呀!”

郑泌昌一拍大腿,兴奋道。

浙江有十一府,按照拖字诀中的慢和分,那每一个府最多也就是十万亩。

再细分到每一个县,也就是一万亩左右。

不过,严州府六县只有一百二十万亩稻田。

按照均分法,他也要承担六万亩改稻为桑的任务。

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太沉重了。

要知道,杭州府下辖九县,拥有稻田四百二十万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